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佩劍仙人時側目,撥梭玉女巧回眸”“白裙一束盈盈處,心網千結,無計得留住”的句子。

偏偏才子們寫完了東西還不肯自己私下傳閱,都送到了宋狀元府上,請他點評。

宋時坐家裡欣賞了半天,實在沒處下筆。

他本來就不大會欣賞唐朝以後的詩詞,又不是當考官的,對著什麼文章都能編出新詞來誇獎,於是只能放棄點評,給了他們另一個福利——

他把這些詩文編成了個集子,親手用蠟版刻版印了出來,並在每頁頁邊專門刻出邊欄,書中隔幾頁便插入飾有小學板報等級花邊的純稿紙頁,供讀者寫簡評和讀後感。

作者有話要說: 參考《宋代蹴鞠運動研究》 劉鵬

賦參考氣球賦,用了“虛懷可嘉,且養浩然之氣”

“佩劍仙人”一句選自《圓社摸場詩》

“羽衣一上如登仙”原句“鞦韆一蹴如登仙”,《西湖春遊》陸游

第91章

宋時在家印書,他兄長們自然最早知道, 直接在他廊下看起了正晾著陰乾的書頁, 看著看著便要點評一二。

宋時在屋裡刻版, 便聽了滿耳朵“庾清鮑俊”“工雅絕倫”“風華韻欲流”“一筆到蓬瀛”,聽得心口莫名發癢。他親手抄的詩、刻的版, 抄時感覺如嚼白煮雞胸,都沒比他這個現代人的水平高多少,怎麼到了他哥哥們眼裡, 就能編出這麼多新詞稱讚?

是他濾鏡不夠深, 還是哥哥們要求低?

他忍不住外瞧了一眼, 恰巧看見他大哥拿指尖兒拎著頁角,滿面讚許地說:“邊欄之外印出這點點虛連成的界欄也有趣, 既不顯扎眼, 又方便人寫評時將字寫齊整了。”

他二哥拿著一頁留評用的稿紙, 自負地說:“這稿紙也加得好。誰得了咱們時官兒印的書, 自然有的是親友去借閱。借去的人正好便在這紙上留評,與主人一唱一和, 何等風雅?”

何況這邊欄不不拘舊制, 用蘭草、藤葉圍邊, 印得清新雅緻、略無刻板匠氣, 正合他們讀書人的身份。

他手捻頁邊, 指尖摩挲著光滑的、沒印上油墨的紙面,提議道:“我看時官兒那邊詩文還不多,咱們兄弟何妨也寫上兩篇, 夾在其中供人點評?還有時官兒那首‘魴鯉浮沉古寺池’也叫他刻在裡頭,昨日我去致寶齋買藍紙,還聽見幾位老處士議論它。”

吟著吟著就流淚了,真是深解詩中三味之人。他感慨地搖搖頭,走到房中跟宋時商議往稿件裡添新詩文一事。

添就添。宋時答應得十分痛快,唯有一件事想問他們:“兄長們讀這些詩時是何感想,是否會一字一句地分析其中深義?又是怎麼想出這些評語的?”

他那個和尚休閒生活的科普已經收集到不少資料了,接下來還想研究研究古代書生是怎麼能連他的詩都感動流淚,誇出這麼高階的好評的。

兩位兄長自他去了桓家,認了進士老師,就難得再有機會教育他。見他主動求教,自然都不敢敷衍,拉著他溜溜兒講了一下午詩歌鑑賞。

宋時聽完之後的感想……也就跟前世上完一堂藝術鑑賞課的感想一樣,背了該背的要點,記住了幾個夸人的好詞……雖然他沒能戴上濾鏡,但瞭解了真正本地文人對同行的深厚的情誼和整容式解讀能力,湊合著也夠用了。

——收集本朝舉子真實意見,再從前朝詩話、名人逸事裡挑幾個有名的互誇的例子,就又能湊篇小短文賺賺稿費了。

蚊子腿兒再小也是肉。

他以晉江幣為重,閉門靜心寫稿子,印好的一套二百本《四月二十日大慈閣文會詩文集》且扔在外頭晾著,晾乾了便請裱褙匠來裝訂上,給與會名家學者每送了兩套,富餘的還分送給了親朋好友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