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他們用膳的事,三人才直起腰歇了歇。

這一天果然忙得人精疲力盡,眼痠手累。宋時看著兩個書生拾筷子都要手抖的慘相,難得反省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壓榨勞工壓榨得太狠了。

可是孩子不打不成材,編劇不逼不出稿,他也是為了這部戲做好,大家將來能一起上戲劇史和百度百科啊。萬一這戲還能跟《玉蜻蜓》似的流傳幾百年,他們可就不只是網紅,說不定還能上央視戲曲頻道呢!

他叫書香進來給兩位叔叔盛湯夾菜,還想舉杯安慰他們幾句。卻不料趙書生比他還有奮鬥精神,吃著飯也不忘寫戲,先敬了他一杯,含著幾分緊張問道:“前日我聽少笙說,宋兄也善詼諧,講的端午笑話遠勝我們班子裡舊傳的豔段。卻不知宋兄肯不肯將這笑話改作這本雜劇前的豔段?”

他們的新戲索性一新到底,劇前的豔段、劇後的雜扮也都用新的。

宋三元只是不會填詞,做的時文卻堪比古文,顯出文字功力深厚,講笑話又能曲盡諷刺詼諧之能,若得他幫著寫個段子,定然新鮮有趣,壓倒一切舊本。

他滿心期盼地看著宋時,只差沒起來作揖,拿出在福建的舊交情逼他。可宋時雙唇微抿,蹙眉沉吟了一會兒,卻搖搖頭,認真地給了他一個“不”字。

趙悅書頓時如被一瓢涼水當頭澆下來,滿心失落,兩眼發酸。他身旁的鄧先生倒覺得宋時一個三元及第的天下名士,又是翰林儲相,寫正雜劇也就罷了,寫這些滑稽段子卻沒得低了身份,不答應也是應當的。

鄧秀才嘆了口氣,正欲安慰趙舉人,卻聽對面的宋三元說道:“正雜劇前那豔段合該做日常熟事,我那笑話講的是大俠的故事,作豔段不合適,作後面的雜扮倒正好。至於豔段,倒另有一個故事合用。”

就是馬志明老師的《糾紛》。

希望馬老師別怪他光逮著一個羊薅毛,誰讓他當年是馬老師的粉,相聲聽得多,記得熟呢?

而且《糾紛》這個相聲的主角雖然是兩位上班路上因為軋腳起糾紛的工人,卻還有一位貫穿相聲的重要的人物,就是把這兩人關進小黑屋裡,促使他們在冷處理中自己消化怒氣,最終結成好友的警察。

把背景挪動到大鄭朝,他師兄身為汀州府司捕盜一職的最高長官,是不是很適合這個身份?

何況他從前在任上時還真處理過一樁類似的案子——卻不是相聲裡的小小糾紛,而是府治下一樁兩兄弟為父母身後財產分配不均而翻臉,險些鬧成械鬥的案子。

桓凌當時親自帶著捕快將兩兄弟拎回刑廳,卻不審問,而是將兩人鎖進後院空房,銬在同一條長凳上,將他們餓了一兩天。

他本來還想勸勸桓凌給點吃的,替他們平分家產就是了。不料這兩兄弟餓了幾頓之後倒想起小時候家裡窮困、兩兄弟連一碗薄粥都要推讓著分吃的相親相愛之情。念及舊情,二人便後悔長大後有力賺錢,過上好日子,眼裡卻只盯著銀子,忘了少年時的兄弟情份,於是又爭著替兄弟脫罪,願意自己承擔該繳的罰銀罰紙。

桓凌這才叫人將他們放出來,打也沒打,只罰了每人兩刀紙。不知那對兄弟感情是否仍像在牢中那麼好,但至少回去之後就沒再聽說他們鬧出事來。

《糾紛》裡有太多現代氣息的東西,跟這個案例中合一下,正好又有趣又符合本朝特色,桓小師兄也能多點出場機會,豈不兩全齊美?

他之前親手改的趙李戀愛劇本,感覺師兄插在裡面也至多隻能在最後包辦婚姻時加幾句詞,不如索性給他單開一段短劇,正面展示一下小師兄做地方官時的優越成績。

他摸著下巴思量了一會兒,朝二人抬抬手:“這兩段我來改,你們專心寫曲詞,回頭我還要幫你排演雜劇。不過今日累了一天,吃罷飯咱們就各自回家歇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