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說按字數拿錢的鄧秀才,趙書生的心都在淌血,捧著茶杯問他為何刪改得這麼狠。插科打諢的話也就算了,那些“香肌偎、鴛鴦會,月下初窺芙蓉醉”的甜蜜唱詞可是他和少笙真情的紀念,而且當今看戲的人也都喜歡,這樣的戲傳唱得才廣呢。

他就是要讓全天下人都傳唱、都羨慕他跟少笙的好良緣!

宋時既是原作者又兼著審劇專家,豈能由著這些作者想寫什麼寫什麼?他倒轉筆端指著劇本上被劃掉的部分,正氣凜然地斥責他們:“這劇既掛著我的名兒,就要排成配得上狀元名號,雅俗共賞同的大作,豈能添進這些剿襲舊作、不合公序良俗的東西進去,拉低了本劇的品格!”

就算排不成個古裝正劇,也要往古偶上走,是《金瓶梅》流傳得廣還是《紅樓夢》流傳得廣,翻拍次數多?

改改改!他比廣電爸爸還霸道地把兩位編劇教訓了一通,立逼著他們縮減這些無意義的文字,加快劇情節奏。

反正一本雜劇只有四幕,他原作的劇情填這四幕已足夠了戲。哪怕是要注水,也可以在李少笙遇賊的部分注注水,給他……也給他師兄多添兩段唱段嘛。

他從雜劇稿中翻出了自己的原稿,按著劇情進展節奏和場面大小分成四幕,保證劇情緊湊,大高潮連著小高潮,總能吸引觀眾看下去。

還要有幾分悲劇性,增添這劇的深度。

趙悅書與李少笙從相識到相戀再到被父母拆散的部分讓他縮減到三分之一,後面則添補上了兩人被分開後各自想念,又被身邊人誤導,誤會對方放棄自己,萬念俱灰的情節。

此時小小地虐個心,以後宋狀元包辦他們婚事的時候,兩人再從誤會對方背叛、新婚禮堂上見面認出對方,互相傷害,到宋狀元(和師兄)幫他們解除誤會,兩人感情更加深厚……

很好,大鄭版《情深深雨濛濛》預定了。

趙悅書死活不願意跟李少笙來這麼一場互相怨懟的戲,只肯怨而不恨,自哀自憐。宋時想起他當初拿著手帕到自己面前哭訴跟男朋友情路如何艱難的情形,也覺著他不是那個見了李少笙還能端起冷酷霸總架子的硬氣人,只好從了他。

一個李少笙被人送回家裡望眼欲穿,一個趙悅書被關在房裡淚眼婆娑……

他忽然覺著這形象很像他前世看過的評劇《花為媒》裡的一位主角,因印象過於深刻,令他忍不住叫起鄧先生,請他千萬在趙書生的曲子裡添進這段經典唱詞——

“水平波靜風浪起,浪卷銀河萬丈長,長空萬里降下無情棒,無情棒打散好鴛鴦。”

李月娥這段深閨幽怨之感情,跟他印象中的趙書生真是完美契合了!後來敢於抄傢伙打上衙門搶親,帶著男朋友千里私奔進京的勇氣,也很像這位敢跟表弟私訂終身,還在人家婚禮當天穿上婚服搶親的李小姐。

嘖嘖,他要不是親眼見過李大佬女裝,都得以為趙書生才是小受呢。

鄧秀才聽了他的詞便道:“詞雖曲盡悲傷幽咽之意,只是有些俗俚,又不入律,不合寫進曲子裡吧?若作賓白倒是無錯。”

作賓白倒有些可惜了。他記憶裡這段詞唱起來特別好聽,只是穿越來時間太久,自己再唱出來也肯定會跑調,更別說復原成能演奏的曲子了。

他有些可惜地放下這曲,一幕幕地幫他們定好了劇情、節奏,然後提出了最要緊的問題——他要給自家師兄弟們撕唱段了!

“一套曲子只由一個人從頭唱到尾,既考唱功,又耗體力、傷嗓子,故而雜劇難排難演。我的意思是將南戲優長處引進北曲——”

比如把大主角戲改成一幕中數人分唱曲詞,給配角們加加戲份。甚至可以幾個分唱一支曲子,以唱詞對答,比一個人獨唱整套的更緊湊,節奏也更快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