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不這麼多人。哪時年滿二十五歲出宮的宮女多了,或者乾脆等到兩位皇子成親時再選新人服侍也行。
幾人聯手批藍,將奏章送進了宮裡。
新泰天子看見奏章上桓凌的名字,與其內為兩位皇子請婚的內容,眼神不禁在紙上凝住一瞬。短短一封奏疏,天子竟反覆看了數遍,確認他文中再無別意,才叫殿前總管太監磨墨蘸筆,重重批下了一個“准奏”。
這桓凌倒是個純臣。
兩位皇子成親之事交翰林院擬旨,欽天監佔算吉時,禮部呈上儀注,一切都要從速從嚴而辦。宮人可以不選,但皇子成親後要開府別住,戶部須籌備建府的銀子,與工部通力合作,在城中建起合兩位王爺身份的王府。
這道聖旨下去,朝中又是一片紛紛猜議。
周王當年成親千難萬難,朝廷上下奏章如雪片般飛彈,換來的都是聖上要充實國庫的要求,而到齊魏二王這裡,聖上竟毫無留難之意,其中差別之大,莫非更有什麼深意?
可若說陛下有廢長立幼的意思,這兩位皇子卻又是成親就要開府的,開了府的與住在宮中的地位自然又不一樣……
端午節尚未過,朝廷上下便已人心浮動,無心休假了。
第97章
兩位皇子要成親,桓凌這個率先上書的自然休假也休不穩, 每天不光被祖父拎去教訓, 早晚還要到都察院應卯, 與同僚一道監察戶、工兩部的銀錢出入。
宋時有些同情他,但更值得同情的還是都察院與禮、戶、工三部被拉出來幹活的官員, 也不知那些人去加班時,會不會恨他這道奏章上的不是時候。
大約又恨又羨慕吧。畢竟皇子成親是國朝大事,他一本上去就讓兩位皇子定下婚事, 算是拿得出手的政績了, 至少當初為了周王成親連上不知多少道本的同事們都得羨慕。
宋時揮揮手送他踏上了加班的道路, 拿著他寫的購房指南,叫來經紀人帶他看房。三套都是桓凌這個本地人精心選的, 不光房子大小合適, 佈局好, 建房子的材料都是好料, 周圍環境、鄰居、交通、購物條件也都不錯——從迷信上說,這幾處房子的風水也都不錯。
他私心裡, 還是最喜歡西涯那處。
不光是為了跟未來名人當鄰居, 過一把養成首輔的癮, 更是為了西涯這邊地方空闊, 比城裡的院子大上兩三倍, 東西跨院幾乎都比得上城東那處的正院,足夠他們一家住到四世同堂。
不光宅院大、房舍多,旁邊還連著一座小小的花園。花園中從後海引進來一道水渠, 在園西測匯成一池碧水,傍立假山,聽說還是個廣結貴人的風水。宋時雖不信這些迷信的,卻喜歡這池子——如今池中雖然沒養什麼,但清清敗葉枯荷、投些蓮、荇、菱、芡的種子,往後到夏秋便是一片好景緻。
還能吃著鮮菱嫩藕,一舉兩得。
花園雖小,多弄幾塊玲瓏……水泥湖石,再種些樹,用迴廊、月亮門、花窗製造景深,學蘇式園林的設計佈置出來,配上這池子和清渠,至少也是個街心公園的水平吧?
他越想越是心動,先找了個會寫生的書生把這三處院子內外景緻畫下來,連圖帶房價、宅地魚鱗圖一併粘好,叫人捎回保定給母親和兄嫂們做參考。
把正事安排好了,他又去了一趟靈泉寺,找那天見的雜劇班子。
端午正日,都察院的加班浪潮也暫歇了歇,桓凌偷得浮生半日閒,陪他一同到靈泉寺。周王上回就是微服到這裡被捉的,這回估計不會再來,兩人穩穩當當地遛回來,準備先仔細看看戲臺上的人再去認親。
萬一人家就是從福建來的路岐人身上學來了這妝容打扮,根本不是孟三郎夫婦呢?他們要是上去認錯了人,可就不好意思再看戲了,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