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香油素點、核桃、瓜子、香榧、金桔,供諸位名士才子吃茶。

眾人安坐下來,先不提做詩,劉府尊便單刀直入地便問:“聽聞宋賢弟使人制出‘三元球’、‘三元錢’等物,如今市面上有人仿製,我卻覺著那仿製的球拍形制粗造,不是你宋狀元的手筆,可否拿你親制的來與諸人共賞?”

宋時跟他侄子們聽到老師問話一樣懵然——當初兄長們跟他說了外頭人都好奇羽毛球的事,讓他在文會上拿出來驚豔眾人,可沒跟他說這球都給三元冠名了啊!

怎麼也不告訴人家這叫羽毛球?這要都傳開叫三元球……那往後這個時空的歷史課本上不就得添一句“鄭朝宋時發明三元球”了?

不過他發明羽毛球也一樣能進體育史啊,比三元球正經多了這名字!

他幽怨地看了兄長們一眼,含笑對劉府尊與府縣兩套班子的官人說:“大人說笑了,這球哪裡好叫什麼三元球。我做這球時因怕球輕,打起來不穩,故叫人給它插了一圈羽毛,以此取名羽毛球了。”

球上插著一排羽毛?不是球裡塞的羽毛?

一名買了“三元球”的書生拊掌嗟嘆:“我竟上了那店家的當,以為是鴨羽毛填的球,難怪!我說這麼粗笨的球和拍子,宋三元這般的風流少年如何會用!”

他氣得簡直要當場衝回去手撕賣家。身邊年長些的文士勸住他,也苦笑著說:“不瞞諸位,我也上了這當,買回家連那板子都舉不動,竟還以為宋三元是個有膂力的壯士哩!”

宋時倒有些好奇,一面叫人到車上取羽毛球拍和球來,一面問受騙消費者:“不知哪位賢兄帶了球來,可否讓我一觀?”看看古代木匠的山寨水平,滿足一下八卦心理。

倒有位唐縣來的文武雙舉人嶽舉子隨身帶著“三元球”,想給他本人瞧瞧,當下也叫人拿來,當著眾人的面開啟了包裝:裡面包著個頭部略有弧線,粗看似槳的實心木拍,配著一隻拳頭大的圓圓的皮球。

——這不是板球嗎?雖然不是奧運會專案,但這種球跟棒球打法挺類似的,他看棒球時順便也瞭解過一點,好像也是個受眾面很廣的專案。

宋時努力回憶著板球的玩法,剛才打算退球拍的那書生卻伸長脖子看著小廝手上的球板,“咦”了一聲:“這怎麼跟我買的不一樣,我買的那個是正圓頭接著一個細竿的。”

然而別人買的也都不一樣,唯有頭上圓、杆身細、球是充了鳥毛的皮球這點相同。

眾人比較一番,才發現雖然都是上當,別人買的大體還有個輪廓,帶著拍來的這位卻上當得最狠。劉府尊和徐縣令都敢認定,那騙他的木匠是直接用槳胚子假充球拍賣給他了。

嶽舉子又氣又羞,臉紅耳赤,恨不能將球板搶來扔到地上摔了。宋時卻比他動作更快些,在他手指觸到板前先拿到了手裡,託著板子看了看,自信地說:“這板球若真打起來也能好玩,不過需得兩人遠遠站開,一人扔球,一人揮板,以板擊球至遠方球門裡,以中不中論勝負。”

這規矩實在不是板球的規矩,不過有板有球,如何不能熱鬧地玩起來?總好過等這場文會開完,與會書生都帶人到木匠鋪砸場子的好。

他拾起球在手中顛了顛,含笑說道:“這板球也是壯士鍛體的球,我那羽毛球卻是養生健身的球。我帶了十套球拍與若干網球來,待會兒詩會結束,諸位官人、才子若不疲累,何妨一起打球休閒?”

他神態瀟灑自信,並不擔心眾人會拒絕。

倒不是他當了三元就膨脹了,以為自己說話別人一定會聽,而是出自多年研究社會風俗、寫小論文的自信心——

越是風流名士越有錢有閒,愛養生、愛搞休閒體育運動。有個足球就能讓這群書生輪流踢一下午,眼下這麼多副拍子和球在,不愁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