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屋裡畫畫兒,也忒無趣了,三叔給我們弄些好玩的東西吧。”
這倒也是,小孩子成天坐家裡寫寫畫畫,對眼睛和頸椎都不好。
若是二三月春天裡,正好帶他們去放風箏。如今天氣漸熱,風也小了,在家裡放不起來……不過打打乒乓球、羽毛球也能鍛鍊目力。
乒乓球只要一個小桌就能玩,自然適合孩子們放學後鍛鍊,可惜這時代沒有塑膠球,他也不知什麼球能有這樣的彈性。倒是羽毛球好做,用軟木插些鵝毛便可做球,找木工雕幾個球拍框,邊框鑽好孔,用細麻線拉起線網便能打一陣。
至於場地中間的網子,就用他們家平常踢球的網子足夠了。
宋時也是個實幹派,當即找他娘要了眉黛,綁在圓矩上畫弧,慢慢修出個羽毛球拍該有的流暢橢圓形,再接上細直的拍身,微粗的把手,儼然也不比他從前用過的差多少!
他們家平常修房子、打傢俱,常請一個西城的老木匠羅師父,不過人家是幹大活的,做這些小東西,叫他徒弟來應該就夠了。
他叫書香替他請徒弟,請回來的卻是師父,連羅木匠早已在家享天倫之樂的老父都來了,在宋時面前誠惶誠恐地說:“狀元公要做的東西,豈能叫那些毛手毛腳的小子幹?老兒自必要親自動手,看著小兒給狀元公做出最好的東西來。”
宋時連忙謝了一聲,叫人端上茶點,自己把畫好的羽毛球和球拍圖拿過來,問他們能不能做。
兩位老師傅看了眼圖,便露出自矜的笑容,向他保證:“做出這樣子倒容易,只不知狀元公要多少副,何等大小的?狀元公放心,若做不好,小老兒父子就自己砸了店門,再不幹這行!”
宋時家的坐的躺的都是他們父子做的,雕花、榫卯結構都極為精緻,人坐上去腰臀背頸也自然有承託,十分舒適,可知其技藝之佳,無可懷疑。
宋時當即拍板:“那我先訂上十副孩子用的、二十副大人用的拍子,一百隻球,球把手粘上一層軟鹿皮,邊上這麼穿線,在拍圈裡結成網子……”
他雖然不是專業運動員,但家裡也買過幾副羽毛球拍,有打壞拍線的也曾自己換過,還記得拍上的線怎麼穿。兩位老木匠師父心靈手巧,聽他講講便知道關竅,當場拿線在桌上擺弄了一番給他看。
宋時看著沒錯便點了頭:“就是這樣,這拍子不需用什麼好木材,只是要輕。羽毛球最好用軟木削成,也是要輕,邊上綁的羽毛用又硬又長的鵝翅飛羽,要綁得均勻穩固。”
兩位老師父滿口答應,說是明日就能給他送來一副試用。
宋時便叫他們先做副小的拿來給孩子們玩,若還有工夫,再訂一套木雕的小魚,魚嘴裡鑲上一顆磁石,回頭拿細竹枝綁個小釣竿,繫上鐵鉤,就能讓孩子釣魚玩了。
他記得梅蘭芳老先生當年就是靠看鴿子和游魚練出的眼神,這麼練對視力也好。鴿子已用羽毛球代替了,游魚就來幾個木頭的吧——他們家沒有水池,保定這裡又多幹旱,不似南方水鄉,養活魚要一缸一缸的換水,有點浪費。
兩位老木匠滿口答應,轉過一天便雙雙登門,送來了一副球拍、十個羽毛球,還有一套十隻做得精細如生的小魚。那魚也不知怎麼控制了分量,上輕下重,入了水竟然是豎著飄的,不會在水面上打橫!
羅師傅父子還搭送了兩枝楊木打磨的小魚杆,只有手指粗細,又輕又靈便,正合適孩子玩。
宋時連連讚歎兩位老匠人的手藝,滿意地收了貨。羅師傅父子也滿意地出了門,回家路上便找了個寫字的攤子,讓賣字的書生把宋三元誇他們的話寫出來,好裱褙匠裱起來掛到堂前。
那書生聽著宋時的名字眼都亮了,大筆一揮,龍飛鳳筆地寫下他要題的字,而後寧可不要他寫字的錢,只要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