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少笙正揹著盜用他形象的罪名,哪裡敢挑剔他,唯唯幾句,又問他排出來後可否過去掌掌眼。
當然得看!
這出新戲他也是靈魂大男主,怎麼也得給自己……也給他師兄爭取幾句唱詞啊!
雜劇排出來不是大男主就是大女主,一本戲從頭到尾只有主角唱曲,陪演的都只能念賓白,忒不科學、忒不合理、忒不給他們這些特別演出的名人面子了!
必須改!哪怕當面跟趙悅書爭一爭,也得給他們師兄弟爭取到唱幾段的權力!
宋時野心勃勃,準備跟趙悅書見一面,靠名氣碾壓趙製片和李導、鄧編,修改當世雜劇的演唱方式,給劇中的自己爭來更多戲份。
他還處於安穩長假中,可以悠然考慮改造當世雜劇藝術,他師兄卻已經加班加出條件反射,聽著李少笙的話,第一反應便是問:“賣與你家雜劇班的指揮使姓什麼,家在何處?你可知他從前在哪裡供職,打過仗麼?”
一個素愛雜劇,家裡養著雜劇班子的世襲指揮使,當真是有能力戍邊的麼?
宋時的殿試策問中便答了“甄選良將”一條,他從前也上過這樣的本章。卻不知這位指揮使是真良將還是繼祖上蔭庇而得官,實則並無戰績、甚至沒真正上過戰場的人?
他身為給事中,雖平日不好越權去查兵部,但既然得知此事,便得去查查那將領的身份——若果真是良將,他不吝寫奏章褒獎;但若其並無帶兵的能耐,他也不得不行言官風聞奏事之職,彈劾兵部一回了!
第99章
言官風聞奏事之權,源於魏晉, 興於北宋, 一直能流傳到清朝。
王安石曾言:“許風聞言事者, 不問其言所從來,又不責言之必實。”別的官員上奏必有實據, 否則將以誣陷入罪;而言官不管彈劾誰,只要聽到訊息便可彈劾,至於訊息實不實, 等先彈了再查也可以。
但桓凌和別的科道言官不同, 他是實打實幹過基層捕盜工作的, “風聞”之後立刻實地走訪調查那位指揮使潘氏父子的武藝、體格,打聽他家父子戰功、履歷, 甚至親到教坊司衚衕、三大瓦舍實地調查他的行蹤。
扮成戲迷微服調查, 打聽潘指揮日常行蹤, 經濟狀況。
宋時當初曾做過多年基層工作, 本也想配合他一把,同去瓦舍、戲院尋知情人打探訊息, 桓凌卻不肯帶他去, 決然道:“我是言官, 察訪將官才能, 具本上奏是我的本分;你身為翰林儲相, 將來要擔國事重負的,當以編書、養望為重,不該插手此事。”
他態度極為堅定, 為防自己禁不住宋時的軟磨硬泡,索性一連幾天沒到宋家,又叫人下帖兒給趙悅書,叫他去宋時家裡改院本。
宋時拗不過他,只得放他一個人搞調查,自己在家待客。
趙悅書不僅自己上門,還把寫院本的鄧先生也帶到了宋家。趙書生自己還好,那位鄧先生卻是個不第的秀才,登了三元家的大門,連腳步都邁不對了,說起話來也略有些磕絆,全不像南方那些寫戲文的書會才子那麼風流。
宋時親自到庭中迎了兩位客人進屋,叫家人送上紅棗核桃芝麻茶——紅棗是當今待客的佳品,核桃補腦、芝麻生髮,都是他們文藝工作者需要的東西。
宋時吩咐人上了幾樣京式的果品點心,一面敬茶一面就笑著說:“本來該早些請趙兄過府商議這院本之事,不過長假初日我與桓師兄到西涯邊遊玩,之後又忙著給家裡相看宅院,倒錯過了趙兄幾次來訪,實在過意不去。”
一盞清甜的熱茶入腹,趙悅書才又找回了當初宋時沒中三元時,兩人平等結交的感覺,鄧書生緊張得有些蒼白的臉色也好轉了些。
他們是帶著寫好的稿子來的,既喝了茶,也不肯吃點心便直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