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他大名的新名字,說不定還得寫個軟文營銷。

他們本就是打算站在臺下當普通客人的, 此時能站在圈內看戲,已經十分滿足了。

離得越近,越看得出臺上唱戲的旦角就是他當初給祝姑姑搞的舞臺妝容。唱詞卻是被人修改過了, 比孟三郎寫的還要細緻溫婉些, 改了些諸宮調中入聲的字眼兒, 以貼這北曲的曲調。

唸白也好、唱曲時咬的字音也好,唱唸出來的確都是標準的京師口音, 臺下觀眾都認可。

也不知他們才進京幾個月, 哪兒找來這麼好的戲班子。宋時簡直要佩服這兩位的效率, 先為他們的演員和編劇鼓了鼓掌, 帶著更多期待看起了這場改編雜劇。

楊喜兒唱罷第一支曲子,楊白勞等人便輪番上臺了。

喜兒打扮得領先時代六百多年, 楊白勞卻是個尋常福建老者打扮, 染著白眉白髮, 衣衫上打著顯眼的補丁。唱王世仁的則勾著花面, 眉毛畫得極濃, 眼框邊勾白,唇邊、下巴一帶髭鬚,穿著大紅色蘇樣長衫, 一派土豪氣息。管家穆仁智就是由剛剛唱豔段的副末唱的,只換了身青色繭綢山,臉上塗白妝墨,看著越發滑稽可笑。

其餘楊家的鄰居王大娘、王世仁之母、幫著喜兒逃離王家的張二嬸倒都是當世常見的打扮,並沒做濃妝。

喜兒青梅竹馬的大春哥卻是塗了素面妝,雙眉飛揚,臉上搽著白粉,雖然穿得也和楊白勞一般破舊,人看著卻十分俊秀英朗。

看到大春哥這麼好的形象,宋時不禁開始想象戲中的宋舍人——他是化什麼妝的?會不會為顯他的威嚴給他重彩勾臉,或是掛個髯口?

他也算是這部戲的靈魂男主了,戲份比大春哥都吃重,該怎麼算番位呢?還有打醬油的大桓……桓通判,唱諸宮調時只有一兩句詞,改編雜劇之後也得加幾句唸白吧?

想想還真有點兒小激動呢!

演到武平大水,宋舍人要出場時,他便偷偷隔著袖子扯了桓凌一把,朝他飛了個眼風,得瑟地挑了挑眉。桓凌險些叫他逗笑出來,忙低頭抬袖掩臉,只肩頭微顫,形象總算融入了一旁悲切憤恨的人群中,沒被拉出來痛批。

到第四幕開頭,絲絃交響,一名正末、兩名副末划著個好似新春唱“鮑老”的旱船登上欄車。兩個副末作丑角打扮,正末卻妝著素面,描畫得比大春哥還俊俏,穿著一身烏紗紅袍,腰繫犀帶,分明就是狀元打扮!

全劇靈魂來了!

宋時激情地為自己鼓掌,身邊的桓凌激情為他鼓掌,一旁聽戲的人也同樣激動,互相傳報:“宋三元來了!宋三元出來救白毛仙姑了!”

後頭微服私訪的黃御史出來都沒這麼高熱度。

與黃御史一同出場的桓通判自然也是加了戲的,演員著青袍、戴官帽,一雙官靴襯得形象格外玉樹臨風,雙眉入鬢,英俊挺秀,一看就是給班主加過錢的。

連他爹宋縣令都是個烏髮烏須,不遜黃巡按的英俊老生。最後一幕與黃大人共同主持公道,斬了王世仁,又將恢復少女打扮的楊喜兒許配給了大春哥。

改編得太好了!選角也太好了,人物形象完全貼合原形!背景簡陋些不要緊,戲曲藝術講究虛擬性,不要實景!

李導演不愧是經歷了整個《白毛仙姑傳》編演過程的人,又有超越世俗的審美力,才能把這出戏編得這麼深刻動人。

宋時感動得又鼓掌又叫好,頻頻掏錢,向左右誇讚這出戏排得太好。桓凌也跟他一般感動,看著臺上站在黃御史和宋大人左右的桓通判、宋狀元說道:“這幾位角色演得好,唸白也好,不知是從哪兒請來這樣好的人,李班主當真有本事。”

一旁的老戲迷都說:“便是京中三處大瓦舍裡也難見這樣的好班子,不是尋常趕散的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