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是鐵價能降下來,打造成農具的成本降低,百姓買得起生鐵籌造、尖頭裹熟鐵的堅韌農具,生產效率肯定要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誠不我欺他。
他這帳算得楊大人也有些心痛,周王在旁聽著,忍不住又要問他:“可否由官府出資做些這種小水車裝到井裡,供百姓使用?若是銀子不夠……”
皇上給您銀子是讓您自己過好點,不是到處捐濟的。花多了不光皇上得怪我們當地官員找您要錢,御史還得彈劾您邀買人心呢。
他回眸看了一眼就在旁邊站著的僉都御史,御史中的高階戰鬥人員。
桓僉憲果然不讓他失望,回了他一個眼風,當場到周王駕前勸諫:“殿下此行是為鎮撫邊軍而來,一舉一動牽動各方。此事是漢中府內政務,殿下雖暫住此地,卻不是親王就藩,合該管治下之事。這筆款子花出去,反而要惹得人議論殿下與宋大人的關係。”
咱們兩家有姻親之誼,王爺就更該避嫌了。
但這事卻在陝西巡撫管轄權下,楊巡撫漫不經心地聽著桓凌勸諫周王之語,心中想著周王方才要借銀給百姓買農具的話,幾番思量下來,忽地開口問道:“你那經濟園裡燒煉許多鐵炭,是否早有鍊鐵、打農具的打算了?”
第170章
大國重器。
每個穿越者都有一個強國夢,這個夢想早晚都是要靠重工業完成的。當年鄭太祖因為戰爭和早逝而未能完成的事業, 他這個後來者是一定要接過來的。
宋時深沉地點了點頭, 又搖了搖頭。
他是想發展鋼鐵工業, 可不是在這漢中經濟中心裡搞。若在他還沒當官時,他可能早託了老父的關係買礦山、建鐵廠;不過如今他在下已建了個收容數百民壯的經濟園區, 又跟周王這尊大佛做了連襟,搞起冶鐵業分分鐘就會被人舉報私造兵器,意圖謀反。
不說周王已經有兩個將成親的弟弟, 跟哥哥的競爭關係激烈, 就他自己……
那句“毋以妾為妻”, 就斷了滿宮妃嬪的皇后路呢。
大家都是拉滿一身仇恨的人,做事還是低調點為好。雖然他就只想建機床、搞加工、做機器, 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是若真被人舉報上去, 到刑部上上下下審查一遍, 說不定等還他清白, 經濟園區都已經倒閉了。
這複雜的背景倒不好跟楊大人交待,宋時只輕描淡寫地說:“下官建那經濟園只為了收容留在本府的災民, 多造些能惠好百姓之物, 卻不是一定要在經濟園裡建起鋼鐵廠, 萬事都握在自己手裡。”
他的打算是扶持本府冶鐵、製造技術, 讓本地鍊鐵的商家能降低成本, 煉出更多更好的鐵石,打造出更便宜、更鋒利耐用的農具,然後由官府做擔保, 分期付款,以平價售予百姓。
——包礦給私人開採的話,採出多少鐵,他們府裡還能從中抽1/15的專營稅。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漢中府城內並無鐵礦分佈。本府最適宜開採的富礦、大中型鐵礦都在留壩、略陽等地,不能直接走漢水到南鄭。要把開採出的礦石運到本府來鍊鐵鍊鋼的,運輸成本太高,不如在礦山下就地冶煉成鋼,甚至打造成他需要的零件,再運回園區組裝。
宋時一條條剖析利弊,懇切地說:“其實這也是下官私心打算,真正實行起來還有許多難處,到時候還要請大人照拂一二。若能產出好鐵,做出理多惠民器具,將這一地治得富饒,下官與漢中府官民上下必然銘記大人恩澤。”
楊大人微微頷首:“只要你漢中真能造出好鋼鐵,此事本官可以替你擔著。甚至往後兵部築兵甲要用鐵的,本官也能替你說話。”
漢中府就在九邊之內,原先就是兵部採購生熟鐵的地方。若能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