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底下用鐵架架著……
楊大人活了五十多年,還從未見過這樣古怪的東西,不由得湊上去細看。宋時便將其蓋上一個小鐘表似的東西給他看——
“這個盒子得一個個校數,眼下做得不多。做出來之後單放在空中也看不出什麼變化,做以下官先叫人將其裝在鍋上,以觀其變動……”
鍋內空氣加熱氣會膨脹,壓力變大,就能直觀看到壓力計轉動了。
其實他弄出這儀器後,還給府衙和周王府里弄了幾個高壓鍋,再就是這個爆米花機。不過如今周王不在,他們不能去王府要鍋,府衙這邊的鍋裡一個燉著牛肉、一個燜著豬蹄、一個蒸著白桃罐頭……
楊大人這樣的君子自是要遠庖廚的,他只好先把爆米花機拿來請上司品鑑。
楊巡撫說了個“可”字,宋時便叫廚子來在廷中架起爆米花機,點上火慢慢搖了起來。楊大人如今求知若渴,也不管它是爆米花的還是燒飯的,走到面前看著氣壓計上的數字變化,滿面藏不住的驚訝與欣喜。
是得知了從前讀經史、講理學也學不到的新知識的欣喜。
直到火候差不多,該要開爐倒米了,他才扶著宋時的手站起來,坐回堂上。
宋時告訴他爆米花開鍋時會有一聲爆響,勸他堵上耳朵,他也聽勸地掩了耳朵,可還擋不住那一聲比炮彈炸開還震人的巨響。
他雙手不由得微微晃動,直直盯著米花機,愕然道:“這東西怎麼這樣響?”
氣壓太大,放氣又放得太快,裡面的氣體幾乎是炸出來的。
這還是爆米花的鍋鑄得厚,不易炸開,高壓鍋如果堵死,可是會炸鍋的。他前世有網的時代,在網上隨便一搜“高壓鍋爆炸”,就能搜到各種鍋蓋和鍋裡煮的吃食嵌在天花板上的慘烈圖片。
搜完之後,他就沒再用高壓鍋熬過稀飯。
楊大人聽得心旌搖盪,眼中含光:“如此說來,若在戰場上燒這樣的器械,燒得極熱了,它也能炸開?咱們又有火油……”
不,那樣效率也太低了,還是用正常的炮彈比較方便。
宋時勸道:“也不一定從外頭用火,可在極薄的鐵殼、鉛殼之內裝上火藥。只要密閉得好,小空間裡壓強大,爆開時的衝力就大。還有炸藥外頭裹的金屬殼太厚的也不行,不易炸開,太薄又容易壞,炸開的威力不大……”
楊巡撫越聽他的分析,眉頭皺得越緊,目光在空中游移,仔細回憶、想象著合用的器件。
庭中的廚子已盛了一碗挑得細淨雪白的米花上來,請巡撫大人品嚐。楊大人哪裡還有心思吃東西,隨意拿起米捻了捻,摸著酥綿的爆米花,看著庭前結實得彷彿還能再炸千萬次的米花機,心中忽然一動,想起一件薄的物件:“你做的那些白鐵油筒可是得用?”
第229章
油筒啊……
說到炸油筒,宋時還挺有經驗的。他小時候也曾經跟鄰居家小朋友、小學同學們一道把鞭炮點著扔到不知哪兒找的廢棄油筒裡炸過, 聲音比普通爆炸響, 但是肯定炸不開油筒。
古代這黑火藥的爆炸力才能有多大?要炸開油筒得塞滿滿一桶藥吧?有那麼多藥做成炸藥包都夠把他們這漢中城牆炸開一段了, 這不是浪費嗎?
楊大人看他眉頭微皺,彷彿想到什麼為難之處, 不禁問道:“莫非那油筒裡擱上炮藥炸不起來麼?”
不是炸不起來,而是浪費,而且一油筒炮的爆炸威力得有多大啊, 要拉多長的引線才能保證點火的人不炸死?而且他記著手雷都要在殼上軋出花來, 不然筒壁炸不散, 威力也不夠大。估計炸開時就是先從擰上的旋蓋或者連著整個上蓋炸開,桶蓋先飛出去, 氣流、火焰跟著從桶口裡衝出去……
那還不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