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時道:“大人說得正是。山中越高處氣溫越低,花開得晚,平原則要早得多。而這平原自南到北、自西而東,溫度皆會因地勢之變而寒暖不均。即便在這南鄭縣小小縣城中,同是元宵節後這幾天,不同年景,亦有時天熱、有時天寒,單看節氣下種倒不如算著日照、氣溫下種。”

他抬手指向那一版最下方:“府裡陰陽生每天算氣溫,日均溫達到多少度、適合做什麼農事,都會在下頭寫出來。下頭百姓們或自買報紙看,或在公告亭看貼出來的報,自然就知道該做什麼農事了。”

金提學詫異道:“難不成你這裡鄉間百姓也都識字了?方才好像聽幾個婦人也說學了識字,難道連婦人都能人人識字?”

那不一定。今年掃盲班開的不多,只有各工廠、商鋪強制掃盲,鄉里管得不那麼嚴。不過一家至少有個識字的,家裡人也可自教自學,或與朋友、鄉里互幫互教……到明年冬天掃盲班再開了。

說起來婦女掃盲也是難題,只有經濟園、城內紡織廠、繡廠、養濟院等地做工的勞動婦女才能組織起正式學習。至於那些養在深閨的小姐、給人家做奴婢的小姑娘,若家長不許她們讀書,政府也沒什麼強制手段。

暫時只能靠引導全社會向學風氣,宣揚讀書的好處了。等他下任確定留在漢中,再考慮建女子學校的問題。

宋時有些煩惱地揉了揉太陽穴,耳邊似乎聽著楊大人在說什麼,卻沒聽清字眼兒,一時有些愣怔。

桓凌在他身邊,便自然地接過了楊巡撫問的那句“何謂掃盲”,替他答道:“這是說人不識字,觀書而不識,有目如盲,是為文盲。宋知府在漢中辦冬日蒙學班教百姓識字,便是掃滅文盲,地方上便都是知書識禮之人了。”

宋時在旁輕輕點頭,表面上裝出淡然自若的模樣,暗地裡給小師兄點了一排贊。

金提學是不會“點贊”這麼個先進技術的,他直接誇道:“宋知府此舉大善。難怪入城以來每見百姓溫良恭儉、言語、行止彬彬有禮,皆是你府裡教化之功。”

他年少時好學做名士,愛讀《世說》,當時讀到何晏一句“家懷克讓之風,人詠康哉之詩”,以為正是他們做官該追求的盛世景況。如今看著漢中府這些百姓衣食豐足,還有餘暇讀書識字,竟與這詩中所述的上古之世一般,不由得輕吟此句,贈與宋時。

“漢中府漢下便有如此詩,今年宋知府的考核,本官心中已有打算了。”

他這個提學官要與本地官員避嫌,連線風宴都沒吃,便孤身住進學廟臨建的衙門,出題考查童生和在校生員。

這些生員果然不負他最初見著的、在文廟中一心撲在經義上的印象,通曉經義,文筆堪誇。一等二等的考生限於定員不能多取,但乘下的幾乎全是三等,四等考生極少,五等的幾乎便取不出來了!

這一科的考生,竟沒有要幾個要發到蒙學教書的,更全沒有黜落生員身份的!

金學政驚喜之餘,愛才之心大盛,提前寫下了給宋時的考語。

“奇才天挺、德器少成,綱紀作四方表率……”

他在學廟內作下如此考語,學廟外的楊巡府心中也已給宋時定下了評語。他自不必像金提學一般隔離內外,以防舞弊之嫌,進了城便搬到知府衙門暫居——宋時那院子從主院到客院都是空的,白天辦公時用用,到晚上基本不去的,正好請巡撫大人安住。

楊大人先看了他用玻璃瓶做的汽油彈,又看了煤油燈,心中早已傾倒向了這種精煉過的石油,一口答應:“延安、榆林等地都有油井,軍中取用也方便。我且帶這小煉油罐往邊關一試,倘若可用,也是你們二人有保國抗虜之功!”

桓凌應聲笑道:“下官卻不敢居功。下官這一身學識皆是自宋知府而來,只能算是他的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