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時要是不做這麼好, 他這個吏部尚書抬手就定下此事了。可如今他這弟子做出的成績卻不光是記在吏部檔上,更擺在了聖上和天下人面前,升不升遷實則已不只他這個吏部尚書說了就算了。
譬如三皇子如今主持京城的經濟園,就有意讓他回京幫襯;二皇子更是因主持礦務不見成績,又與三皇子爭他大哥失手,也惦記著讓他回來輔佐礦務。
不光惦記他這個人,也惦記他在漢中做出來的事業——早先還有看不起地方庶務的,如今在吏部登記待選的,十個裡有五個都不搶著去江南、湖廣的好地方,倒都想往陝西省擠了!
張閣老平生難得這麼個可心的學生,還盼著他立功、立言——哪怕能像桑弘羊一般因精通理財而得名也好,可捨不得他的事業被人中途打斷。
他指著宋時的信說:“他正是在漢中發力的時候,做什麼‘石油分餾’,一樣石脂又能分出許多種不同用處的油:有一種煤油點燈極亮,一種汽油做火油比石脂水火力更猛,已由楊侍郎帶去榆林軍中試用……”
張閣老說起汽油質輕而清、易傾倒潑灑,燒起來比火藥更爆烈等等諸般好處,越講越得意:“這汽油再精煉,又得一種醚油,用其洗煉杜仲粉,可得一種熱時極軟、不熱極硬的膠。若以硫磺摻之,那膠又能不受變溫之害,又彈又韌。以之裹車輪,則能使車行時平穩逾常,若以之覆於兵刃把手上,則不易打滑,雖寒冬不凍手……”
可惜他們如今還只憑人手精煉石脂,所得不多,如今正在摸索該建何等煉爐方可一次煉出數百千斤的精煉油。把個能在地方幹實事的人召回京城,至多隻能給個四品之職,說不定還要被兩位皇子搶去主持經濟園,豈不是浪費了他的才幹?
陝西是產火油的地方,京裡可不是!
張次輔越說越覺得宋時更該留在陝西,與呂首輔說:“吏部推升我替他壓一壓,只教他仍在原任上便是。只怕兩位皇子或是再有別人在聖上面前推他,若有那時候,呂兄須為我勸諫陛下。”
呂閣老頗有經驗地說:“無妨,宋時還只是個五品外官,吏部只管壓下此事,也驚動不了多少人。若有人一定要在御前提起他,引他還京,便叫本兵上疏證明你那弟子煉的是可作軍需的要緊之物,勸諫聖上以軍政為重。”
自從三四年前達賊屢屢侵邊,朝廷便以九邊之事為重,還放了一位親王鎮撫九邊、一位兵部侍郎巡撫陝西軍政。聖上看重軍事,又怎會為了京裡這兩位皇子的爭執便將宋時調回來?
他收起那封信,風輕雲淡地說:“當年三元殿試時那篇策問便顯出用兵之才,聖上親口誇讚過的。如今他正在造戰具,相形之下經濟園又不過是小事了。”
不過也該給兩個孩子寫信,叫他們將製出的汽油之類送些進京來,好叫兵部看看此物於戰事上的用處。
兩位老師為了成全弟子的心思私下籌謀,實在不能算是思慮太多。因為三皇子已派遣私人見了時下正在經濟園任職的大使宋曉,告訴了他一個好訊息:“魏王殿下愛你在園中做事細緻,更憐你弟弟漢中知府的才,見你們一家兄弟卻分隔兩處,著實可憐,欲將他從漢中地方重調回京裡。”
宋曉原覺得弟弟跟著周王、桓凌在外頭,像是倒插門到人家裡,怕他受人委屈,也盼著他能早日回京。不過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子突然向他這平平常常的三甲進士、工部大使示好,他亦不敢輕易答應,惟惟地應付過去,便寫信給宋時,讓他自己小心。
這些皇子的好處哪裡是容易得的。
二皇子自從供礦料不及時,被聖上責罰過一回後,兩位皇子的關係便越形僵硬,漸漸又有了互相彈劾的痕跡。宋家這麼個頂高的只有五品官的小家可禁不起皇子一口氣,此時只顧順了三皇子之情,又如何抵得住二皇子的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