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壓榨老師學生們做勞工, 幸而眼前坐的他上司是個公允正派的僉都御史,當下按住了他。
“我知道時官兒的意思,是擔心我親赴邊關求戰。你放心,我不是那等衝動的人。況且如今我是以嚮導身份隨侍殿下來到漢中,不是當年巡查邊備的時候,怎可為爭一時意氣便請殿下遣我出關。”
他神色和悅,看不出什麼遺憾不平,宋時卻莫名地一陣心酸,勉強笑道:“那也好,咱們多送些有用的東西到軍中就好了,倒也不一定要親自上陣。”
桓凌輕輕捏了捏他的臉頰,說道:“咱們建煉油廠的事不是已去信告知楊巡撫了?他必定是要過來親試汽油之用的,借他巡撫之名,咱們也正好可以從衛所弄些石油來,試製煉油塔……“
他們這邊石油難得,故也不用造晉江文獻網上那種通天巨塔,只要個半人高的小罐,一桶桶地往裡倒油燒煉已足夠了。做出的東西只要簡易,能穩定分餾出汽油即可,剩下的油可再轉到下一個罐裡,再行提煉出不同溫度下的油料……
他們倆就在房裡說話,拿紙筆也方便,桓凌便起身取了一支畫圖的細筆連寫帶畫,與宋時商議起來。
宋時雖然不好學理科,卻也是從石灰、玻璃一路燒過來的正統穿越者,在製造裝置方面經驗豐富,不時搶過他的筆來,記下幾個設計思路。
心思轉到工作上,他也稍稍忘了桓凌不能出關的委屈,一心考慮起了要不要把略陽的石棉礦挖了,用石棉做燃燒室內壁和通氣管保溫層。不過石棉又有嚴重汙染,要真把這種材料推到世人眼前,這時代也沒有個勞動保護條例,只怕官商追求利益、大量開採使用石棉……
還是別走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老老實實地燒小型白雲石磚吧。
他低著頭寫計劃,桓凌便坐在茶桌另一面默默看著他。
他坐得高,垂眸看去,只能見著一頭厚密的、略有些蓬鬆的烏髮,頭頂髮髻上扎著簡單的逍遙巾,髮際線下方微露出的飽滿額頭,兩道微微皺起的長眉,高挺的鼻樑……
他似是又想到了什麼為難的事,不自覺抿緊了唇,神色有些嚴肅。卻不是堂上辦案時那種高高在上的威嚴之色,倒像是小學生背書背不出來那般,略帶幾分稚氣,只看著便讓人心生歡喜。
比方才為了他暗自憂心的樣子更叫他看著舒心。
他不由伸出手揉了揉宋時的眉心,含著不自知的溫柔神色勸道:“也不用這麼急,楊大人總也要到一月間才能到漢中。咱們還有工夫慢慢研究,不行還可喚學生和工匠們也幫咱們看看,集思廣益麼。”
是啊,養生千日,用生一時。都不叫他們手動操作分餾汽油了,還不拿來開個頭腦風暴會議麼。
宋時臉上僅餘的一點憂色都散去了,自信滿滿地說:“開會真的管用,多開幾次會,什麼東西就都出來了。咱們學院裡從老師到學生都用玻璃器皿分餾過石油了,至少懂得基本原理,不用豈不是浪費了他們的才學!”
先佈置下作業去,讓老師帶學生們組織班內討論,然後各班挑出代表,跟著老師統一來找他開會。先由研究生提出理論、再由技術生討論可行性,試製試用,從理論到實踐反覆開會修正,總能得出結果。
他之所以要將兩個學院的學生分開開會,卻是因為當今之世,士農工商之間的階級之牆還是很堅固的。哪怕他們學院裡的學生,也不是個個都能不帶歧視心理,愉快地和工匠們交流技術的。
不過若傾全校之力造這麼個分餾石油的裝置,那些讀書人也不得不尋工匠問些實際操作中的技術問題;或許也有匠人出身的學生能解決關鍵性技術問題,憑才學贏得讀書人的友誼……
不管怎麼說,至少在他的學校裡,能稍稍打破士、工兩階級間無形卻堅固的高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