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時還年少,在外歷練幾年也無甚不好。陛下若愛重於他,也不妨先加散階,來日任滿還京,再升實職便是。”

如今宋時是五品知府,當加奉議大夫,升授時越階授從正四品中順大夫也足夠了。

天子笑道:“宋時是你的門生,你這做座主的不想法將他拉回朝中,反倒要按著他做外任,卻不怕弟子怨恨老師不通情理麼?”

不怕,弟子送了厚禮來只求留任呢。

張閣老默默不語,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還是要維持自己和弟子的大義形象。

新泰帝也沒逼問他,只感嘆道:“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為人師的也是一般的心思。朕記著宋卿是周王離京後兩個月才走的?如今也任滿三年了,周王與桓卿比他待得更久了……”

雖說周王在皇孫出生那年還回京了一趟,如今又有孫兒替他留在京中盡孝,可兒子在苦寒的陝西地方這麼多年,做父親的怎能不惦記呢?

可宋時一個外臣任滿之日,滿朝文武都知道留意,兩個皇子更爭著要調他進京;而他們的長兄周王在外三年,鎮撫之功天下皆知,隨行的王妃之兄、僉都御史桓凌也早過了考滿之期,竟就這麼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他心中一陣陣煩燥,卻不知該將火向誰發。

兩個做兒子的卻全不體諒老父心情,聽到“周王”二字就不敢說話了。

張閣老當日遞上桓凌考績的時候也是無聲無息過去的,沒想到聖上今日又想起他們來了,連忙答道:“僉都御史桓凌是三月間的考滿,當時已呈報御前。但他職務特殊,不能按僉都御史職責考察,而又與外放監察御史的考察條例不甚相符。吏部考其功業,因只有為周王殿下向導軍事一項,民政不在本職之內,只能記他一個簡而稱職……”

簡而稱職便是第二等的成績,不如一等奪目,每月考察也有那麼幾份,恐怕聖上也不曾留意。當時他們吏部又想著他不能離開周王而升遷還京,便只給他加散階、記錄功績,仍讓他留在漢中供原職了。

新泰帝眯著眼沉吟了一陣,心中燥火漸漸消褪,嘆道:“張先生之言有理。朕使周王領僉都御史桓凌等鎮撫九邊,又令宋時治理民政、以供邊關糧草軍械。如今才初見成績,豈可匆促召回,毀了眼下這初成的局面?”

新泰帝這一開口,又將三人的職責和身份往上提了提。張尚書心領神會,替自家弟子夫妻謝了聖恩,準備回去叫人重擬《責任條例》,來日呈交聖上稽核。

以後周王便可光明正大地統管軍事,不必只擔個維持邊軍穩定的虛名,束手束腳不敢動彈;他那弟子也能插手軍械,想煉什麼油煉什麼油,想做什麼器械做什麼器械了。

陛下是放了重權給他們,這般信任難得,宋子期可得給他爭氣啊!

第228章

周王身為皇子,怎可真地拿下節制邊將之權?

陛下此旨將動搖國本哪!

軍權不可旁落, 尤不可落到藩王手中啊!

許多有識之士看到了這道旨意背後的利害, 紛紛上疏勸諫, 順便彈劾呂、張兩位閣老為給弟子爭權,竟不顧國家大計, 不盡封駁之責,還早早地將這道旨意發往了漢中。

送上去的彈章,聖上看則看了, 卻半點沒有納諫的打算。

他反倒將摺子扔到內閣, 埋怨彈劾之人不懂得體貼上意:藩王不得掌兵, 可週王是藩王麼?他本就是在外代天子鎮撫軍務的,原先是怕他年輕氣盛, 輕出關外犯險, 才不肯給他放太多權。如今三年過去, 看得出周王沉穩可嘉, 再多放幾分權給他,又有什麼不對?

他眼下年歲漸長, 宿疾一日日纏綿, 還能有幾年鍛鍊子弟?

朝中還沒有嫡子, 周王便是眾王之長。哪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奴才不依

舞予

獨佔韶華

久嵐

我下凡是為了嚇你的

聞想

[綜]王權者的我在橫濱打白工

KenDmr

海賊:出海就有大將實力

戀愛腦的辣椒

媽媽,我要嫁給他

紅心柚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