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大人眼前一亮,謔笑道:“宋三元昔日講‘大氣論’,已傳得‘京師紙貴’,今再出這‘二氣論’,又不知該是怎樣的場面。”

雖是朝廷正在西北動兵,他心裡連日積攢了許多憂慮,可看著這些學子、名士一心追尋天理的熱切模樣,他也打起了幾分精神,看向前頭講臺。

從側面遊廊後出來幾個小廝,抬著幾個四四方方的盒子上前,桓凌熟稔地用帶鐵夾的棕黃電線將其連在一起,又將兩道黃白薄片插到連在最後的一個水箱上,手執鐵夾,穩、準、快地夾到了薄片上。

這是銅片和倭鉛片,以電通於二金片上,水自被電解化為陰陽二氣。

京裡只見過文章,但他一路走來漢中,還沒親眼見過電解水的,眼見著原本裝滿水的玻璃試管裡咕嚕嚕地進氣,壓下里面的水。但那管中之氣長短卻不一樣,一邊長似另一邊的兩倍,汽走到中途,宋時便眼疾手快地拿出試管,從一個微微冒白汽的碗裡拿出小塊棕黃薄片扣在管上,將之嚴嚴實實封了起來。

底下的學生又激動起來,小聲議論著一會兒要怎麼點火。

然而宋知府這回又不點火,而是將試管放回架上,取了根細線,在黑版上畫了個標準的圓。而後又畫小圓相切,擦去多餘線條,塗色點睛,便是個完美的陰陽魚。

他雖沒有徒手畫圓的功力,但講課講多了,技術也是不差的。

畫完之後,便講:“易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以太極之內觀之,是陰陽相對,涇渭分明,而以太極之外觀之,則陰陽相抱,陰中懷陽、陽中藏陰,不能獨生。”

正是,電分陰陽,他們已自看見了。那管裡便是陰陽之氣。

只是這陰陽二氣,為何一長一短,一多一少呢?

他們買了手搖發電機,以此發電解水,為何水沸而亂,兩管氣卻是一樣多少,燒著的火焰亦是外青內紅,就不像宋先生那電池解的水一樣分明。

宋時含笑聽著他們的問題,一一解釋道:“昔者我說電分陰陽二級,這電池之電,與手搖線圈得出的電,乃是一動一靜。靜者陰極恆陰、陽極恆陽,而動者陰陽相互轉換,陰可為陽、陽亦可為陰。”

他細細講了一遍交流電原理,又拿試管與眾人看:“然這陰極解水所得之氣與陽極解水所得之氣卻不是陰陽二氣。”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生六十四卦……世間有億兆之物,皆是陰陽化生,其中陰陽之數不同,豈得如此容易便拆化為純粹的陰陽二氣?

只能說,水受電後,原本含陰電而須與陽電相合的這種氣得了陽電而後陰陽圓滿,化氣而飛。含陽電的那股氣也是一樣。而這水中得陽電而生的氣兩倍於得陰電而生的氣,於是可知水是由這兩股氣以如此比例結合而成。

他在黑板上寫下了個漢化的化學公式,初次將化學合成的概念引入了這個時代。

天色漸暗,四壁電線座上安的小電珠的燈光在桓凌指揮下次第亮起。電珠外套了羊角燈罩,將光攏向下方。光暈是暖融融的黃,比燭火遠為穩定,也更明亮,光暈籠著坐在其下讀書的學子,勾起他們對這引出越來越多新格物之說的“電”更多的嚮往。

陰陽二氣化成電,而電中陰陽補足某物陰陽之後又會將其拆成不相干的另外兩樣東西,其中本質又是什麼?

若在當初讀書時,他們知道“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也就夠了。如今既猜到“陰陽接”如何能使“變化起”,就越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天地合時,萬物是如何生的。

純陰純陽之氣,怎樣合成物的?

以手搖電機起電時,陰電陽流時時變化,也未見有什麼不同。電又是陰陽二氣爆裂而成,那天地初生時的陰陽二氣怎會結成石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