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弟弟們聽著他話中透出狠戾之意,猜到他的深意,臉上也有些變色,紛紛起身勸他。帖木兒看了他們一眼,眉宇間厲色盡顯:“咱們若不做,邊關還有沒有受封的叔伯。那些也是祖父的親兒子,部中子民的主人,他們能不願意做,不願意掙一份功名?”

到時候他們這一脈還有什麼用處?!

闔府親人都被他說服,一家商議妥當細節,便要上本自請做說客。

他們入京之後便授了封爵,禮部有專人教以大鄭禮儀,帖木兒也知道些朝廷辦事的流程,直接請了鴻臚寺派來的通事代擬表章,以示在大鄭天子面前坦坦蕩蕩,不藏私心。

他願意為新主分憂,化解戰事,勸降諸部,於朝廷百姓也是好事。新泰天子考量再三,在奏摺上重重批了個“許”字。

但招撫之事不能只由這些歸順的王公去,還得挑個有身份、有才學、有能力的朝廷使者同行。

細數可用之材:二皇子今已在軍中,禮部、戶部有兩位侍郎正為這場戰事長駐大邊內外。吏部如今正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節,工部、刑部更不是選使節的地方……如今要用人,無非是在翰林院、督察院兩處選人了。

說到督察院,卻有一個人的名字浮現在了吏部上下諸官心頭。

身份——周王外親。

才學——二甲第十名進士。

能力——中試不久便到福建歷練;回朝後又獨自在九邊巡檢,查出無數庸將貪官,揭發馬尚書貪汙瀆職、任用私人的大案;後又隨周王到漢中,助周王殿下整頓九邊軍鎮的弊病,也為這場西征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何況他除了本職之外,理民政也是一把好手。漢中府有今日的氣象,不光是宋三元的功勞,必定也有他賢內助之功。

眾人各自在紙條上寫了自己屬意的人物,最後拿出紙條來對,第一個寫的多半兒都是“桓凌”二字。

當今朝中雖然諸賢濟濟,比他更合適的卻也難挑了!

吏部公推他作最合適的人選,又挑了兩位年輕力壯、能騎馬、通民政、能言擅辯的翰林侍讀與僉都御史作陪選。

名單呈到張次輔面前,張瑛霎時眼前一亮,按著那名單嘆道:“正是他了!這個桓伯風豈止是會騎馬,能跟草原諸部說清楚大鄭安撫邊民的善政,他是曾跟著楊大人一道試出飛雷炮的!真遇上什麼危險,有他足可當個將領用了!”

且憑他跟宋時的關係,他們漢中做出什麼得用的好東西不得給他?叫他帶著精巧新鮮的東西往草原轉一圈,那些日常連鐵鍋都買不著的牧民豈有不羨慕、不向往的?

他將條子遞給呂、李兩位閣老,並請六部、兩院部堂共議,眾人也都以為挑的人得當,默默點了頭。

桓凌是能幹事的人才,倘使能放他出去,定會有一番作為;但若聖上還計較周王妃那件事,不欲令周王一系插手懷柔一事,他們這裡也有備選的人才。

吏部遞的那張條子,就原樣遞到了天子面前。

新泰帝看到條兒上的“桓凌”二字,不由得想起了身在漢中的長子。

若把桓凌從他身邊調走,周王獨自支應九邊糧草軍械等事務,可會覺著吃力?可如今老二已經跟著大軍得了軍功,往後深入草原,又有更多立功的機會。到時候他挾軍功而歸,老大卻只有坐鎮後方的資歷,豈非要成唐初玄武門前的情勢?

縱使他兩個兒子親厚,到不得這一步,但齊王功勳太重,也會叫這兩個孩子為難。桓凌既是王妃的嫡親兄長,若能有招撫之功,也能算在周王的身上,也不怕有些投機之輩攛掇齊王生出什麼心思了……

天子提起硃筆,在桓凌的名字上重重圈了一筆,隨即吩咐人擬旨:

令人往漢中傳旨,徵桓凌與禮部郎中、鴻臚寺通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