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手向道旁揮動,不時看向左右,臉上帶著生動的笑意,彷彿面對的不是這些泥土中刨食的百姓,而是館局的才子、館舍的佳人。

就是京裡的才子佳人也不能開拓這千里沃野,種出千萬斤糧食,供養本地百姓出征的軍士。這些看似最普實平凡的莊戶才是朝廷、國家立足的根本。

宋時右手悄悄伸到空中,在衣袖掩護下捏著桓凌的手,和著底下“王師必勝”的呼聲用力揮著左手,也投入到這片熱烈的歡呼中。

第261章

出漢中這一路上,不論田間、城裡, 車隊遇上好幾回被人追著歡呼送行的場面。不光兩位做大人的習以為常, 熟練地向道旁招手高呼, 他們兩旁的侍衛、身後的軍士也都滿面華光,笑盈盈地享受著百姓夾道歡送。

就好像他們不是一隊要出邊招撫的使團, 而是中了狀元遊街似的!

雖說這隊伍裡是有一個狀元和幾名進士在,可就在他們中試當天也沒見識過這般情狀……

不過他們也連狀元也還沒中上,就不必提連中三元了。宋三元之名在京裡也是人人盡知, 何況這些百姓只怕正受著他的澤惠, 掙著漢中經濟園的銀子, 學著他教出來的種嘉禾之法,自然對他更有深情。

眾位天使從一開始的震驚, 到後來麻木了, 習以為常, 甚至也跟著探出窗外揮揮手, 抓緊時機蹭蹭本地百姓的愛戴。

畢竟宋三元只是漢中知府,外頭府的百姓享不到他的好處, 恐怕就不像漢中人這樣真心了。

在他們這激動、遺憾交錯的心態中, 使團隊伍出了漢中, 穿鳳翔北上延安。卻不料這一路上竟沒像他們想的那樣, 出了漢中就沒人再搭理, 反倒有更多人慕名來相見:

不光是各地官員迎送,百姓圍擁。哪怕他們沒有官場中人迎送時就換了便服、卸了甲冑,儘量不擾民眾安寧, 也總有本地山人、名士、豪商乃至婦女、僧道等人預先在路旁設席款待等候,一站一站的將他們送往邊關。

招撫使團身負皇命,路上不能遊山玩水、探幽訪古,甚至連停歇的時間也不久。那些才子名士也不在乎,不單不擺隱逸架子,自己送上門來,還自帶乾糧,陪吃陪喝。他們車隊連路也不用偏一偏,直走楊大人修好的官道,便已吃遍了陝西各地特產:

鳳翔的西鳳酒、臘驢肉;慶陽的蒸羊羔、湯羊肉;延安的灌腸、醃豬肉……

若不是溫泉不在北上這條道上,這些學生連溫泉都能陪他們泡了。

孫員外與通事們跟著兩位漢中工業奠基人,漢中學院校長、講學名士、著名民科、民間發明家兼優秀文藝作品主角嚐遍了成名的幸福,與這些名士賞景論文,指物作詩,還接受了幾位女名士的採訪——

聽說那採訪是要編進當地報紙裡的,孫員外等人精神越發振奮,揮斥方遒,不必那些女山人辛苦作文,只需將採訪稿稍加裁剪就已是一篇篇錦繡文章。

只是山長路遠,他們這些人本就千里迢迢趕到漢中,又從漢中一走千里,在體驗名人之樂外漸漸也嚐到了出名的辛苦:

那麼多才子名士追隨,怎麼捨得不跟他們詩詞唱酬?

可開一天文會容易,天天開也累人。就是新換的車子抗震再好,各地富商名士的招待再周全,吃得再新鮮,也抵不了長途奔波的疲憊。他們到後頭只能窩在車裡打打牌、吃吃茶,隔著簾子羨慕地看著那兩位仍然穩穩地端坐馬上,與旁邊追隨的本地名士說話的四品大員。

他們怎麼就不累?

桓僉憲怎麼還能作得出詩來?

宋三元分明是河北出身,少年時都在南方輾轉度過,到漢中後又是個不出府門的地方官。怎麼這北上的一路上彷彿哪裡都認得,哪府的風景名勝、歷朝故事都能說得頭頭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