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手漸漸順著桓凌的手臂移到臉上,指尖摩挲著光滑水嫩的面板,心裡越發感傷——離著上回巡視九邊還沒有一年呢,剛養得光滑白皙的小臉兒,去草原一趟就又不知要曬成什麼樣子了。

要是長得普通點兒就算了,這麼好看的一張臉,讓草原上的大風和紫外線摧殘成黑紅黑紅的多可惜?

宋時憂傷得咬牙切齒。

桓凌見不得他這神情,把手遞到他唇邊,輕輕往裡餵了喂,低聲哄著他:“你這不是要把牙咬壞了?要是想咬還是咬我罷,不過也別咬太重,我騎馬時也還要指著它控韁呢。”

他說著自己也有些忍俊不禁,宋時本來正替他這張臉心酸著,看著他的笑容也酸不下去了,將他的手往外推了推,笑著說:“算了,反正我也不是個顏控,大不了回來再給你敷面膜。”

桓凌想起上回隨周王巡邊回來,讓宋時按著摸了好久白芨、白芷糊糊的日子,不由得摸了摸臉,自覺地說:“我帶幾塊紗巾去,路上蒙著臉就不容易曬黑了。”

宋時滿意地點了點頭:“紗巾也行,要不帶個幕籬,比紗巾透氣,頂上戴個帶簷的草帽還能遮陽。”

還是紗巾吧。

幕籬多是女子戴,紗巾卻是自從在漢中興起來,各地名士都學著戴,他們戴紗巾出去臉上更有光彩。

宋時聽著桓凌誇他的審美好,做出的紗巾在名士間蔚然成風,也不知該不該自豪,還是該稍微謙虛一下。他心下計較了一陣,終歸覺得平日裡謙虛謙虛,如今家裡沒人,該誇也要自誇一下:

“主要是咱們長得好看,把這紗巾都襯得清華絕俗了,別人才都學著戴。”

雖然這紗巾在外頭是以“三元巾”“侍郎巾”“御史巾”的名字流傳開來,其根原在於一位三元魁首、一位兵部右侍兼巡撫、一個御史都愛戴此巾,別人想沾沾文氣、官運的更多,但也不妨礙桓凌附和他:“是我們時官兒稟天時而生,長得好,自然穿戴什麼都好看,別人見了都要學。”

別說是戴個紗巾,就是穿著他們後世人那種沒襟沒袖的緊瘦短衣短褲,擱他這個“古人”眼裡也是一等一的好看。

宋時暗暗受用他的好話,又從他耳房裡翻出幾條夏日戴的圍巾,兩人出門時都好蒙上。

他越收拾東西越多,越收拾越覺得收拾得不夠——

若是不出國,光備下衣裳、藥品就夠了,如今卻是要深入草原,不知中途遇上什麼人,也不知去招撫的部族願不願意歸附呢。

這一去天長水闊,不僅條件惡劣,一路上又是處處危機。不比從前在國內,不管地方貧富,邊城外是否有敵人襲擾,他至少是天使出巡,當地官員軍鎮都要配合招待、保護,這回只能看他們自己帶的人了。

這趟出行是由周王安排護衛,那就不用客氣,多要些鎖子甲、皮甲、裝了瞄準鏡的好槍,再把漢中衛這些會用飛雷炮,在他們工廠裡訓出紀律性的好兵帶過去,多給他們備些車馬。

車還是用鋼輪膠帶的車,如今天氣已經不過份的熱了,草原上又沒有鐵釘之類的東西,可以帶幾個充氣輪胎。草原上地面軟,用這種空心膠輪胎比鐵包木的輪胎好走,不容易陷進軟泥裡推不出來。

此行往東北走,一路上聽說楊大人還修了些硬質的水泥路,用膠胎也合適。再打些軟膠馬掌,馬在水泥路上跑得厲害了會傷骨頭,用膠墊墊著緩衝一下就好些。

到了涼城……

誒,到了涼城就有上好的蒙古馬了!

那邊牧民的馬區雖然被當地軍鎮圈起來了,但他們是奉皇命出塞招撫,找當地指揮要幾匹馬也不是大事。

當然,那些馬仍算是牧民的私產,他們大鄭使團肯定不能白拿牧民的東西,那就再帶些銀錢、絲帛鐵器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