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襟的,聽說脾氣絕好,在王爺面前也說得上話。若得宋府尊居中周旋,說動周王殿下庇護他,那位齊王殿下再有千般挑剔,總歸也要聽長兄說話,包涵一二。
杜知府想得週週全全,打點起全副精神陪巡撫大人轉遍倉庫,請城裡名流、才子陪侍宴飲,將西安府政通人和的風貌展現給巡撫大人,以期年底考核時得個佳評。
一面款待上司,一面還支了府衙帳上專門迎奉賓客、上司的銀子,命師爺打點禮物,送往左鄰漢中府。
杜知府心思靈活,旁人也不遜色。都是要支應西北大軍糧草,伺候一位殿下和許多勳戚的,無事自是千好萬好,萬一有事,總要找位可求的貴人——
近在眼前的周王與宋知府自然是首選了。
自巡撫大人離去,漢中府衙便陸續收著了一本陝西地圖集:西安、鳳翔、鞏昌、臨洮……
盧巡撫一路巡視,宋時便一路收著各地書札,信寫得都是花團錦簇,內容亦是大同小異。都是懇請他看在同省為官的份上,在周王面前給他們說兩句話,讓周王知道他們鞠躬盡瘁、盡力供應西北軍需的心思。
書札之外還附了禮物,有的是心腹下屬、師爺送來,有的是親兄弟子侄,除給他的好處外,還有給周王的孝順、給桓凌的禮物。
若是隻給他一個人送禮,請漢中府運些糧草吃食以助他們供應軍需,他也是精通官場潛規則的人,說不得也就收了。大家同省為官,都是供應軍中,為國家統一做貢獻,有什麼不能幫的?
可這些人又要送禮給周王和桓凌,他就不能不多考慮一二了。
尤其桓凌本職就是抓貪腐的風憲官,他若接了底下官員的禮,還如何挺直腰桿做御史?
這些年他眼看著小師兄內舉(報)不避親,外舉(報)不避仇,才贏得了滿朝大臣敬畏、聖上信重,成了如今海內知名的鐵骨僉憲。他是捨不得為了省內同僚一點小心思,就讓桓凌沾上受賄之名的。
不只不許桓凌收,連他自己也不要收了。
他們同僚之間來往走禮,那是職場潛規則,沒什麼要緊。如今人家送禮,認的是他桓僉憲家屬的身份,他收了也算是桓凌受賄不是?
嘖,結了婚以後不光賄產算共同財產,犯罪也是一損俱損,他也得拿風憲官員家屬的標杆要求自己。
宋大人心底湧起一股凌然正氣,直了直腰,甩開兩袖清風,推卻滿桌書信,寫下一行行端正中暗藏鋒芒的墨字:“向得府尊之書,得窺君胸中戮力報國之志,愚弟不勝感動。然你我同省為官,素來交情深厚,眼前書札即見深情,何必再致厚禮?”
他這做親民官的濁流尚不肯接厚禮,更何況僉憲大人與在外主持軍政的周王呢!
不必提送禮的事,他們各省不是負著供應軍糧就是負著轉運軍糧之責,還是從此處著眼,研究如何供糧吧。
他以為肉罐頭、水果罐頭、壓縮餅乾都是做軍糧的佳品。這些食品已得周王殿下認證,正在關外監軍的楊大人首肯,盧巡撫試吃,首批產品已隨楊大人的行李帶至軍中。
現在他手裡有全套技術,若諸位同僚有興趣,他可以派技術人員帶產品和機器到各府示範,甚至指導建廠、生產。
這些吃食確實新鮮可口,百姓亦可吃用。哪怕將來大軍凱旋,不需再供軍糧,做這些吃食的工坊也可轉為民用,不會成為府裡的負擔。
宋大人反腐倡廉工作和軍需供應做完了貢獻,一股意氣從胸中長長嘆出,滿意地撂下筆,吩咐人連信帶禮一起原路捎回去。
送信人在外遞帖兒求見,他也只叫府裡的文書招待,溫和答覆:“我們府尊老爺信中已寫得兩便之舉,你只管將書信禮物捎回去便可,定不會教你受責罰。”
那些送禮的不敢尋僉都御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