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不錯,你們也嚐嚐。”

兩人告了罪,又叫下人再上幾樣小菜,坐下陪巡撫用餐。因巡撫大人說雞好,又叫添了炒雞塊、芙蓉雞片,肉質都頗肥嫩。

盧大人吃得滿意,看那雞肉上得越多,又勸道:“其實不必做這麼多。如今且要供軍糧給西北各地呢,咱們這裡不必用得過多。”

宋時含笑應道:“大人放心,咱們這裡有專門的養雞場,緊著喂三四個月便能喂大一批雞,供應軍中也供得上。”

昨日他講“牝雞司晨”時便要剖一盤雞腎來給盧巡撫看,當時盧大人只以為他知府財大氣粗,不拿幾十只雞看在眼裡。如今聽到那雞三四個月便能喂大,才真正覺出驚駭,忙問道:“那雞不都是養一年才得殺來吃肉,怎麼三四個月就能養大?”

農家的土雞都是一年一出欄,他們飼養的肉雞都是飼料喂的,長得快。

既然大人擔心軍中供給,不妨同他們看看。

盧大人應道:“也罷,去看看也好。我也記記你們這裡是如何做的,回頭見了長安府與各地府州主官,也叫他們學著做。”

他也不肯乘車,利落地翻身上馬,跟宋、桓二人同行往城東南一處養雞場。那附近有水道與漢水相連,日常運送外地來的飼料:有榨豆油剩的豆粕、有榨棉籽油剩的棉粕、有乾草料……

不光養雞場,更有養豬場,用飼料喂出的豬比農家泔水豬生長更快,肉味也不甚腥臊。

豬擠在水泥建的碩大廠房裡,住的是狹小的水泥池子,彷彿一天天只在槽裡吃吃睡睡,還不到秋天,就都生得肥肥壯壯,抵得上別處過年殺的瘦些的豬了。而雞則在一層層多寶閣一樣的籠子裡,眼前一樣是食槽、水槽,盧巡撫去看時,那些雞不是在吃就是在睡,一個個安穩而肥碩。

都是母雞,幾乎看不見公雞。

盧大人雖沒做過親民官,小時候也看見過一般百姓家養的雞,都是在地上跑著啄食,有的連人也敢啄。猛然看見這麼一屋子老實得不得了的雞,也頗覺驚訝——

“母雞老實和順也罷了,公雞怎麼也老實?是關在籠子裡關的?”

不是,是閹過的。

桓凌畢竟是個本時代的人,說起這個“閹”字多少有些心寒,宋時卻十分得意地說:“這裡的公雞都是從小兒閹了的,只留幾個做種。閹雞就跟騸豬、騸牛一樣,老實溫順,容易養肥。”

雖然這種飼養場養出來的雞不如他們府衙裡放養的肉質鮮美,卻勝在長得快,便宜,一隻雞不過二三分銀子,平常百姓家也吃得起。再是肉鬆肉柴,也比菜蔬味好,雞皮裡還能煎出雞油,黃澄澄地盛一碗,平常炒菜擱一點,都比菜油炒出的香。

盧巡撫想起早上吃的炒雞,也不由得真心實意地點了點頭:“孟子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倘使天下百姓每天都吃得起一頓雞肉,這天下將是怎樣豐足的盛世啊……”

卻不知別處府縣可否也用這樣的法子養雞?

宋時頗有些得意地說:“也可以。”

桓凌有出府的經驗,也十分自豪地說:“下官昔日追隨親王殿下巡視九邊,在許多處府縣裡都見著學我們漢中做工業的、做農耕養殖的。都是按著宋知府農書所寫,一處不敢改易,做得好精舍,養的好肥雞。”

他回憶了一下味道,點點頭道:“只是肉質有些粗,不如農家養的香,但嘗著也不差。”

只是這種大型飼養廠特別容易傳染疾病,所以平常要注意消毒,一般人不可輕易放進雞舍、豬舍中。飼養的人平常也要出入更衣,以免把外頭動物的病傳進來。若有哪隻雞看著有病像,就要立刻帶出去——

不是重病的殺了吃肉,有瘟雞之類當場焚燒後深埋。

這種病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