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氣,飲了些白酒暖身,終於乘船渡河,向草原深處走去。
宋時目送著官船橫渡,看著桓凌停在船尾的身影漸漸遠離、縮小,終於消失在他視線裡。只剩一道黃河水浪濤滾滾,遠接碧天。
他身後只剩幾名隨行的護衛,看他站在河邊太久,吹著冷硬的風,怕他一個文弱官員凍病了,便上來勸他早些回去。
“桓大人這一去又有漢中衛士兵保護,又有歸降部族引路,不會出事的。大人不必太過擔心。”
宋時攏了攏衣裳,輕輕點頭:“走吧,回谷府縣。桓大人他們去草原是為報效朝廷,我也得盡我的力做事了。”
他既然做了分守道參議,朝廷還委派了比別人更重的責任,就得把這些府州也擔當起來。闢如這府谷縣,生著海紅果這麼好的水果,卻因為交通不便、鮮果不能儲存而不能銷售到別處,實在有些可惜。
以前他也看過報道,說黃土高原的蘋果特別好吃,如今現代的大蘋果還沒傳進來,這種海紅果也該代替蘋果開發一下。
更重要的是,陝北各地有豐富的石油和煤礦資源,還有別的什麼礦產他還得再查查,能利用的都利用起來。漢中經濟園的示範效應已經起來了,京裡又有朝廷辦的、三皇子魏王親自主持的經濟園,各地自然也都效法,只是效法的不夠合理,他這一趟正好都指點一遍。
或許等他走完這一圈,回到漢中時,小師兄他們的好訊息也該傳回來了。
他先將眾人留下的手稿收好,到車裡取紙筆和墨水,默下了那些乘興而發,未及記錄的,分別錄下名字。回到府谷縣後,便向當地縣令元大人借驛馬,要把這些文章傳回漢中,印製報紙、集結文冊。
元縣令略細窄的眼驀然瞪大,眼中閃過一道極明亮的光彩:“大人手中的便大人與桓僉憲、禮部諸位天使新寫就的詩文?可否也讓我府谷縣的百姓們抄錄一套,印在報紙上傳看?”
府谷也出報紙了?
這裡是邊關苦寒之地,從前朝廷還沒奪回河套時幾乎就是邊城,想不到精神文明建設搞得這麼好啊!
難道是楊巡撫在榆林練兵、建油廠時順便幫著搞建設的?
難怪人家是名垂青史的閣老!
看看這人才!不光思想境界不一般的高,又會打仗、又會撫民理政,還能抽空抓起精神文明建設,等將來戰功在手,妥妥兒還是得進內閣!
他心中感慨,將文稿放在桌上,叫元知縣先看看是要都抄印一遍,還是要挑哪份稿子。順便,他也想看看本縣的報紙辦成什麼樣,上面有什麼才子刊的文章。
他這一要報紙,元知縣忽然有些僵硬,說話也慢了幾拍,露出個有些勉強的笑意:“下官這便去取。”
宋時心中生出一點預兆,覺得他這態度變化肯定他、跟報紙有關。見他要出門拿報,便坐在桌邊穩穩地說了聲:“把你這裡有的報紙都拿來吧,不管讓面寫了什麼,都是百姓的聲音。我讀書多年,豈不知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不論文人寫什麼,百姓議什麼,我都禁得住。”
他禁得住,元縣令卻有些禁不住。有心讓下人挑挑有問題的文章,可他又不是一輩子住在府谷衙門裡不走了,只怕他離開後買了報紙,看見什麼東西,照樣要記在自己頭上。
他咬一咬牙,叫人把報紙原樣拿來,低頭向宋時認錯:“我們這裡是邊陲之地,百姓稀見大義,讀書人也才學淺薄,有些不是的地方,萬望大人看在他們年少無知的份上寬宥一二。”
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難道這報紙上還敢印反朝廷的東西?還是批評他跟桓凌身為朝廷官員卻公然搞物件的問題?
這麼一說,辦公室戀情、同x戀、為了物件找上級託關係調崗幾大職場禁忌他們是都犯了,若是有讀書人掛他們好像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