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便給人傳抄的態度,又不像有什麼私情……
這些猜測沒人敢當著宋時的面說出口,於是又改說那鴛鴦尺這名字起得形象:一長一短、一大一小、兩相環抱,連那大小量臂都如沙上眠禽般並翅相偎,豈不天生就該叫這名字?不然叫連璧尺也有些意趣,反倒是遊標卡尺念著拗口,又乏趣味,配不上這麼有趣的尺。
只是他拿來的是把黑黝黝帶拐彎的鐵尺,看著像把彎折了的直柄剪刀,並沒有桓凌那套曲裡寫的什麼金線纏裹、喜鵲登梅……
這曲兒裡寫的鴛鴦尺竟是比他自用的好?
雖說送禮送好些的東西也是人之常情,不過這平常用他量東西的尺,又是在邊關檢查軍械時才用到,似乎也不一定要做得多精緻。宋時在翰林院這麼久,從不講究奢華,進給周王殿下的油印機也就是翰林院自造的東西,一片金箔都沒貼過的,怎麼給師兄的就如此精心裝飾?
眾人既想不出宋時刻意討好桓凌的理由,桓家也沒第二個正當摽梅之年的閨女,只能說他們師兄弟情誼深長了。
好在翰林院諸賢一是見過世面,二是有君子之風不議論別人,絕沒有到宋時面前來追根究底的,倒是把桓凌那封信和《鸚鵡曲》抄下來,慢慢傳抄開來。
沒過多久宋時便聽說,給他打尺子的那家匠人也暗暗把遊標卡尺改名叫作鴛鴦尺,到他家訂尺的客人激增——十個裡有八個不是搞理工類工作,而是要買去當訂情信物的。
……算了,這也算有利於技術傳播吧。
鴛鴦尺這名字也不是全無好處。有了符合時代的名字,遊標卡尺熱度激增,尺的大熱倒又帶動了羽毛球的一次改良:因遊標卡尺量度更精細,羽毛球的球頭就削得更圓潤,修出的羽毛長短寬窄精確到毫,球在空中的平衡更好,不容易飛偏或打旋。而又因羽毛尾尖乍起的圓弧大小能測得更精確,各家匠人反覆試製後,做出的球也能飛得更高更遠。
也有幾家鐵匠鋪跟風學著打遊標卡尺。技藝不足打不出來的,也要掛個尺在櫃檯上,來了客人便說自家的東西都是鴛鴦尺量過的,保證打造得處處精細。還有那做木工、竹工、磚瓦、玻璃、瓷器……各家店裡擺個尺鎮著,就彷彿技藝平白地高出一籌,賣東西都更有底氣跟客人吹噓。
畢竟這鴛鴦尺不是匠人做的東西,而是宋三元所制,有桓僉都御史新自度曲唱其好處的!
桓凌的書信太長,只在文人中流行,這套《鸚鵡曲》卻傳至大街小巷,凡賣遊標卡尺處都有人能唱幾句《鸚鵡曲》。
而在他的曲子滿京傳唱時,一道道密摺也從西北邊陲寄至宮中。
他到邊關這幾個月,親眼見了邊關諸將佔軍屯為自家土地,將軍士轉為私兵,吃空餉、侵佔軍屯土地、強迫士兵為其耕種等等情形。而他在大同巡視時也曾幾次遇到達虜襲掠,親眼見當地守城將軍懦弱怯戰,放任虜寇在城外劫掠百姓和朝廷牧場。
他便三催四催地逼著那些將士領兵出城,也仍有畏戰不出的、有才出便敗還的,還有庫中竟湊不出兵械裝甲的……
邊堡、衛所,到有人住的衛城、縣城,駐軍敢戰能戰的少,倒是百姓間有不少組織起弓箭社,帶著槍棒弓箭抗擊敵人的。
有血性的百姓尚在,有血性的將士卻怎麼召募不來?
他代天巡狩,負的是天子期望,邊關百姓、中原萬民生計,自不能放任那些無能庸將把持地方權勢。虜襲大同右衛時,他便行天使權威,臨陣罷免在敵襲來時怯懦無為、不敢接戰的遊擊將軍馬誠。並由其副將費宇、指揮使郗裕等人代領軍事,於赤山兒、貓兒莊等處佈下軍備,擋住了虜寇這一次襲掠。
馬誠……亦是姓馬的。雖然與馬尚書早已出了五服之親,亦有同族之誼。
新泰帝看罷密摺,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