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聽出來這位老大人的意思,是把他當成勾引孫子的狐狸精,要逼著他離開桓凌了?

呸!他們那是互幫互助的社會主義兄弟情,跟大鄭朝這些彎風斜氣可不一樣!

他氣性上來,端端正正地站在房中,義正辭嚴地質問道:“老先生此言從何而來!我自蒙恩師收在門下,向來與師兄情同手足,從無越軌私情!老先生也自深知之。卻不知何人妄傳此言,誣陷我二人,而能令老先生不信親孫而信他?”

還用何人傳話!就是他親孫子說的!

只是他孫子對宋家太好,宋時還能這麼硬氣地說著兩人只是兄弟情,若說是桓凌說的,倒顯得是他們桓家子弟求著他似的。

桓老大人叫他這直白的話語氣懵了,竟沒想到該怪他曲解自己的意思,就預設了自家懷疑兩人有私的說法。他又好面子,不肯說是這訊息自家孫子拒婚時親口說的,便把那出《宋狀元義婚雙鴛侶》拉出來擋羞,冷笑道:“那戲裡唱的‘雙鴛侶’,若只成就趙李一對,單寫一個‘鴛侶’豈不就夠了?那‘雙鴛侶’一對是你宋狀元成全之人,還有一對又當是誰?”

宋時詫異地看著他,看得桓閣老羞慚滿面,直接背轉過身。

但他話已出口,又不能咽回去,只得硬氣地揮了揮手:“此事是你自己家鄉班子做出來的,你自去收拾首尾,數日之內,我要京中再無人傳唱這本雜劇!”

宋時自己寫的清清白白的本子,花了十五塊鉅款買的京劇表演論文,幫著李少笙他們排的戲,豈能為桓閣老一句話就改了?

要是真改了,謠言才要傳得滿天亂飛,說他們這戲是有不能過審的東西,被官方禁了呢。萬一再過幾百年後人挖出墳來解讀……

嚯,那熱鬧他都不敢想象。

他據理力爭地說:“老先生實在多慮了,我那題目寫作‘雙鴛侶’只為表明劇裡趙、李二生皆是男子,故為‘雙鴛’,若只寫‘鴛侶’,怕人想成‘鴛鴦侶’而已。”

桓閣老聽不進他辯解,只覺得他是強詞奪理,冷哼一聲,低聲道:“卻又如何不作‘龍陽侶’……”

不對,他方才說什麼?他那題目?那本戲是他寫的?桓閣老驚訝得險些撐不住閣老氣度,叫出聲來,幸好宋時比他更快,當即駁了一句:“那名字不夠和諧,不能過……寫給大眾看的東西,不能過於露骨。”

桓閣老好容易端住架子,滿心想著他是不是也有斷袖之癖,跟他孫子之間是否已潛結私情,什麼馬尚書、賢妃、周王,都早不知飛到何處了。

他怒衝衝對著宋時看了半天,嘴唇微顫,卻又不能說什麼失身份的話,最終只說了一句:“我家已擇好孫媳,不日親家便要進京。你\你這般年紀也該成親生子了,老夫念著舊時情份,替你挑一門好親事也不難,只是往後不許再與桓凌來往了。”

他匆匆甩開宋時就往門外走去。

宋時本想抓住他好好解釋,只怕他老胳膊老腿不結實,萬一本身就有骨質疏鬆,叫自己一把抓壞了。只差猶豫這一下,桓閣老竟已開啟房門,院裡守著的門子、路過的翰林們都見著他,再拉回來也來不及了。

他不是勾引桓凌的狐狸精,不要桓家甩出大紅婚約來逼他放手……

宋時眼看著眾人在院中、廊下向閣老行禮,更有人殷勤上前探問,那聲解釋只得吞了回去。

罷了,清者自清,大庭廣眾之下把他扯回來關著門說話,更易引人猜測。反正這也只干礙著他的私人名譽,正經大事還是外敵,先把兵部的事解決了,等桓小師兄回來再跟他祖父解釋吧!

他們親祖孫說話,桓閣老肯定是信的。

宋時抱著莫大的信心離開了那間值房,卻不知桓凌早跟祖父出了櫃,哪怕說兩人沒瓜葛,桓閣老也不肯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