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幫我算算我這兒要用多少鹼配上多少石灰鍛燒最合適。我這兒有個配比的方子,配好這兩樣藥就擱到我家裡送的那個厚陶鍋裡燒了。”
他倒不是不能自己算,不過桓小師兄算術好,他依賴慣了,什麼事第一時間就想著他。
再者兩個人過日子本來就該有商有量,他要丟下桓凌自己一個人神神秘秘地弄這些,反而弄得兩人生分了。不如就大大方方地把東西交給他,再教他一些自己能理解的化學知識,萬一講到他自己不懂的呢,就照本宣科,說不定桓凌理解的比他都快,將來還能反過來教他。
他講什麼,桓凌就乖乖順順地聽什麼,讓算哪個算哪個,讓怎麼算怎麼算,竟連一句多餘的話都不問。他這麼乖巧,宋時簡直有些過意不去,將稱量好的鹼末與石灰混合融煎,一面攪拌著一面問他:“你都不問我一句,怎麼知道這法子的?”
雖然他要問了才是讓自己為難,可他這樣一聲不問的,宋時良心又隱隱作痛,忍不住要多事問他一句,為什麼完全不懷疑自己。
桓凌只淺笑著看著他:“也沒什麼可問的。你不是一向如此,什麼都懂麼?從你小時候就以神童知名,後來在我家住時,又熬出別人都想不出的驅蟲藥劑。還有如今京裡盛行的薄荷香露,你回家後製的那些肥料,在廣西弄的梯田引水渠、太祖玻璃,福建的羊皮救生衣、印刷術……”
他一樣樣地數過來,聽得宋時額頭微微冒汗,感覺自己有點太高調了。
現在有三元光環護體,弄出什麼倒都好解釋,小時候的發明好像是有點多了。幸虧也只有一個小師兄跟他同住,要是大人多留意留意他,說不定有猜測他……
桓凌一一數落了他這些年的發明,靜靜凝望著他,看得宋時有些心虛了,才輕嘆一聲:“我怎麼敢問你呢。佛法中說你這種是宿慧通,我怕問多了,你真想起前世因果,有什麼別人在心中,或是一心向佛的大德高僧……”
那他以後還如何留在他身邊呢?
桓凌靜靜而立,身形中竟然透出一股寂寞蕭瑟之意,宋時叫他一番表白正中心口,險些扔下一鍋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溶液去把他抱在懷裡。
幸好他手裡的玻璃攪拌棒及時響了一下,勾回了他的神智,沒造成翻鍋的嚴重後果。但他本能憐香惜玉的衝動還是沒被壓制住,對著桓凌堅定地說了一句:“沒有別人。”
上輩子也沒有別人。
不是和尚。
第136章
澄清的氫氧化鉀和氫氧化鈉混合溶液加熱,溶在其中的結晶漸漸析出。
這兩種鹼溶液和析出的晶體外觀差不多, 擱現在在這條件也驗不出區別, 但氫氧化鈉的溶解度比氫氧化鉀低, 加熱後會先析出來,所以宋時加熱了一陣, 把最先析出的晶體濾出去,再接著熬製。
雖然這麼做也不能保證完全純淨,但草木灰主要成份是碳酸鉀, 裡面少少含些碳酸鈉應該影響也不太大。
反正到時候都是配成低濃度液體用的。
宋時連上輩子沒搞過物件的事都交待出去了, 別的就更不用瞞, 索性把玻璃棒交給桓凌,跟他坦白了自己欺瞞上司、同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用草木灰熬出來的鹼裡含的主要物質叫作碳酸鉀……”
碳酸鉀和石灰合成氫氧化鉀、氫氧化鉀和二氧化錳合成錳酸鉀, 錳酸鉀加熱通入二氧化碳生成高錳酸鉀, 實驗時的用料配比就都指著你算了!
桓凌叫他講得雲裡霧裡, 廢了好大工夫才接受了這些新奇得聞所未聞的名字。好在也只是名字怪異, 東西倒都是他親眼所見、親手煉成,不至於如聽天書般完全不懂。
道家煉丹時, 不也都是以隱語稱呼, 叫尋常俗人勘不破丹鼎之道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