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人想起府尊交待的“計劃書”就頭疼,只能靠這種議論聊以散悶。正在同知廳裡說話,外頭差役忽來敲門,說了聲“宋大人”。
三位大人齊齊閉了嘴,又羞愧又緊張,不覺雙頰泛紅,動作都有些僵硬。幸好門外很快傳來了下一句:“宋大人要帶工房俞書辦去檢視修繕周王府的磚料、泥灰燒製程序,請同知大人代掌府中事務。”
趙同知應了一聲,長長吐了口氣,低嘆道:“果然不可背後議論人是非。唉,宋大人真是雷厲風行之人,這就出城檢視磚窯去了,恐怕到五天後也得緊著催咱們要文書,還是早些趕出來吧,例會上人多,若拿不出來可太失面子了。”
三人心有慼慼,各自回到二堂,拿著宋大人贈的紅頭稿紙發愁,宋大人卻踏著大好春光,帶著書辦、本府在班的石匠、泥瓦匠,往城北石堰寺而行。
他花了十五塊錢新買了一篇包含漢中礦產地圖的論文,裡面就寫到天台山石堰寺一帶藏有大型石灰岩礦。本地石灰岩礦藏豐富,在城外上下樑山也有兩處礦脈,他特地出城數十里來到石堰寺,為的卻不光是石灰岩,更重要的是,這裡的石灰礦伴生著一箇中型白雲岩礦。
這種礦物他新查過,混入水泥燒製,可以縮制水泥固化時間,煅燒成白雲灰後可以作塗料,顏色雪白、防水耐火,正可用修繕周王府的藉口報上巡撫楊大人,請求調撥此石。
而調來之後怎麼用,可就由他說了算了。
這種白雲石的用處遠不止做建材,還能用作耐火材料,做鍊鋼爐爐襯,燒製耐火磚,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大鍊鋼鐵了!
不光工業,農業更用得上。白雲石中富含鎂,也是植物生長所需的礦物。只是略帶些鹼性,施在漢中一些偏酸性的黃棕土裡正好可以中和土壤酸鹼度,可算非常簡單好用了。
天台山還不光有這白雲石可以做肥料,離府城更近些還磷錳礦——錳礦暫且不提,磷礦可是難得的化肥啊!這些磷塊巖開採出來就能直接磨碎放到偏酸性的土裡做基肥,再想法精煉精煉或許也能施到中性或偏鹼的土壤裡當磷肥。再間作豆類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多施些草木灰燒成的鉀肥……
這不就不輸給到處廣告的金坷垃了嗎?
只要肥料跟得上,漢中這片土地就能實施稻麥輪作,或是谷、豆、麥輪作的法子,整個農業產量足可以翻上一倍有餘。
反正大鄭朝朝廷管的只是金銀銅鐵錫鉛汞之類金屬礦藏,他開的這些在尋常人看來只是普通石料,管得並不嚴,他又是知府之尊,想開就有權力開採。
如今先違規開著,等到農藥製成,下一季就開闢實驗田試用各種新化肥,到年底獻上豐產多籽的稻、麥穗當作貢品。大鄭朝是農業國家,聖上和朝廷諸公見了,必定會支援他搞農科,他的化肥廠就可以公開化、規模化了。
這還只是府治附近的礦產,再擴充套件到整個治下的漢中府,西鄉縣等地還有硫鐵礦,加工之後能做硫酸啊……
先叫人去買黃鐵點兒來,跟制高錳酸鉀一樣親身上陣,製出硫酸,他的三酸兩鹼工程就可以開始了!
他在車裡暢想著未來漢中府的工農業發展,心情無比澎湃。要不是這個肉身子墜著,簡直能鑽破車頂飄上去了。幸而車子駛得也快,不多久便拉著他到了天台山腳下。
山中原就有個小型採石場,修城牆、房屋的石灰石都從這裡運下去,再送到窯場處置。宋時穿著五品官袍至此,採石場管事和挖石的工匠都驚駭不已,連忙跪下請安。
宋時叫他們起身,該幹什麼幹什麼,單喚了此地管事過來問話——問的是此地灰巖中是否夾雜著一些石面上有白色石粉或溶溝的石塊。
他也不確定現代的書中標示的礦藏儲地和古代的採石廠範圍一不一致,只能描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