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個姻親,這漢中府裡誰敢違逆?他要清廉剛正,咱們就得跟著清廉,不可與他做對。豈不見前朝林文穆公,做地方官時清廉得上官下官都得跟著苦捱,不然就受他彈劾、懲處,偏他又有清譽、有政績,誰也不敢動他,只能到考績時拼了全力抬他升遷……”
最後竟把他抬到中樞,成了御史,最後還得了文穆這個好諡號。
依宋公這樣的清廉公正,將來得個“文端”“文肅”“文清”,成天下官員榜樣也未可知。到時候他名垂青史,他們這些下屬是蹭個好名聲好,還是和那位林文穆公從前的屬下一般叫人當作奸佞議論的好?
程經歷比他們早一會兒到堂上,領受過宋大人關心的,更要替他說好話:“我看宋大人也不是不識人間煙火,不然怎麼想到制耐火磚的?若那耐火磚真能推廣到民間,光府裡能留下的商稅就能有多少?若作官營,那可就更了不得……”
而且宋大人是個體恤下屬的人,開個會又是送紙又是給印文書又是給他拿水晶鏡,絕不是個苛待下屬的人。將來那耐火磚真有成效,不說府中上下能分潤多少銀錢,只要漢中府獻上佳品、得了上意,他們做佐貳官的豈能沒半分好處?
苑通判擦著在屋裡面試時羞臊出的一頭汗,連連點頭:“我看咱們大人只是用人嚴格些,之前查出那些虧空他不是也沒說什麼,替咱們承擔下來了麼?開會時丟臉便丟臉,反正只是咱們四人之間見著,又不曾丟到外人面前。”
說起例會,他忽然想起他們帶來的年計劃還沒呈上去,府尊大人當初可是說定了要他們在會上親自講解這計劃的……
那他自己是否也有個什麼本年計劃要講?
不說他剛提起的耐火磚,就說他從前當風流名士時弄的的鴛鴦尺、羽毛球、宋版印書術……哪一樣不是人人爭羨的奇物?他只要將做這些東西的三分本事拿出來,還不能隨便弄出些利民利國的好東西!
原本想想就心慌的例會,此時倒彷彿叫人有些期盼了。
第154章
主席說過:“有了問題就開會,擺到桌面上來討論, 規定它幾條, 問題就解決了。”
宋府尊開會開得神清氣爽, 意猶未盡,又到隔壁周王府續攤, 請王府左長史褚大人給他介紹能去採買煤膏的買辦。
這點小事不必驚動周王,褚長史便把平常採買王府煤炭木柴等物的管事太監魏太監叫來,讓他跟著漢中府的人去買煤膏、煤炭。魏太監也是個戴眉識眼的人, 知道宋時身份不一般, 笑著說:“大人放心, 小的在宮中便管買辦,眼力極好, 必定挑得最好的煤炭, 把價錢壓到最低, 絕不讓咱們王爺和漢中府吃虧。”
宋時眯起眼笑了笑, 官味十足地晃晃腦袋:“本官還有一項重任要交與老公。”
哦?
魏公公的小眼兒也眯了起來,目中閃過一道精光, 湊上前道:“請宋大人吩咐?”
好的, 我們先來開個工作安排會議。
宋時把侯管事、胡書辦拎起來, 一人分了一套紙筆, 安排起了工作:
他們三人的任務極重, 首先便是考察各地煤場的原煤質量,各煉焦作坊出的煤膏、焦炭質量。買的時候,煤膏儘量揀著清薄些的, 摻瀝青越少越好;再買些燒得堅固、無裂痕、光澤如琉璃的上好鐵炭,回來立刻就能投入使用。
如今在石灰場還存著幾車煤,煤倒不急在這一趟買。那裡正燒著一窯數百斤的石料,按配比應當配上5%-10%的焦油,往富裕裡算也只消買個百十斤,再買半船燒好的焦炭做燃料,就夠他們用一陣子了,其餘的看著這回消耗的速度再買。
當然,買東西時還要講究個價效比,不要只揀著貴的挑,更不能為了便宜選那些煉不出焦的煙煤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