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離開不過短短一兩個月的光景, 這座碼頭怎麼會有這麼大變化?

他往那裡站定, 四下打量的模樣, 一看就像是外地人。立刻就有些往酒樓客棧拉客人的閒漢上來問他要不要打尖、住店,需不需要僱腳力、租滑桿、轎子、馬車。

隨侍楊大人的家人、士兵都沒跟上來,他索性也放下身段, 親自問這漢子:“我今日乘船從沔江過來,看見那邊數十里外有一片作坊,說是本地知府建的‘漢江經濟中心’,那是什麼地方?”

那閒漢也看向上游方向,笑著說:“那是我們大人收容留民的地方。就四月間建起來的,也沒多久,如今日夜碾石燒窯,據說燒的還都是給王爺修房子的灰、炭,弄好的流水價往城裡送。那些流民在園子裡幹活,按時給三頓吃食,還給衣裳頭巾,倒強我們這些本地百姓,在碼頭上苦掙一天,也未必掙得齊衣食呢!”

楊大人詫異道:“那園子裡能容下多少人,一天燒多少灰?憑些灰炭之類,也供不起這麼多人生活吧?難不成他自己供養著流民?”

那閒漢搖了搖頭,撇著嘴說:“老先生看著也像個讀過書的處士,怎麼還不及我們百姓明白?咱們大老爺是京裡翰林院出來的高官,考中了三元及第,見過皇上的人物,他做官能和一般的官人一樣嗎?反正他就是有這本事……”

他不僅肯養一園子外地逃來的流民,還不肯叫那些流民下死力氣幹活,特地讓人在園中立了漏壺計時,好叫他們按時做按時歇呢。

聽那些流民說,這位大人還曾親手試幹過流民的活計,親自教他們怎麼幹活省力、幹到多累時應當休息。那些流民吃的又飽,幹活也不甚累,在園區裡又有房子可住,本地窮苦百姓都不及他們過得好了!

他越說越神奇,楊大人聽著直如話本故事一樣。

堂堂狀元之身、翰林編修、漢中知府……親手幹些流民苦力乾的活計?他做了快三十年官,將這陝西諸府將將走遍,也從未見過天下有這樣的官員,有這樣的讀書人。

楊侍郎輕嗤一聲,也不與那閒漢爭辯,只問:“你從何處知道這些的?難不成你也曾到經濟園中做過工?”

那閒漢竟沒被他問住,反倒挺了挺胸,面有得色地說:“小的雖沒進去過,家裡卻有個兄弟在那園子外頭賣醬菜,那些流民出來買他的菜時親口說的!”

不是說宋知府供他們衣食麼,那園子裡的流民也出來買東西?

閒漢笑道:“那裡幾百口人做事吃飯,還有妻兒老小在左近蓋了房子住,什麼東西不要買?原先只在楊莊、劉莊等幾處鄉里賣雜貨的貨郎如今都愛往那邊跑,有時還能收著宋大人給園子裡力夫置辦的大花頭巾呢。”

楊大人猜不到花頭巾有什麼用,卻能想到流民能出來買東西,那園子定然就不像尋常名家園林那麼嚴密,要去看看也方便。

他的師爺心驚膽戰地叫人從船頭扶上碼頭,穿過喧嚷人群找著大人的時候,便聽他說:“先找客棧把行李放下,子豐陪我去那漢中經濟園看一眼。”

碼頭附近沒有驛站,楊大人上回過來時就住過一間福興客棧,這回照舊定那處的房子,先叫人把行李安頓下去,他們兩人……再帶幾個軍士,到那園區裡看看。

其實那裡有人做工、賣東西,倒不是什麼危險地方,如今又還未過午,天色正明,他與師爺兩人過去本來也可以。不過因他身上帶著關防、路引,丟了可是要命的事,還是多帶些人更安心些。

他索性就要那閒漢替他們僱車,一行四人乘著輛只覆了層青油頂蓬的雙輪小馬車,搖搖晃晃駛向山中。

路上倒還看見有連頂都不帶的平板車,上頭圍坐著一圈人,當中堆著各色筐籠,有的上頭微微冒著白色煙氣,濃濃的鹹香隨著白氣冒出,被風帶向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