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情,格外聽話而已。

如今軍中那些不聽話計程車兵,要麼開始選的就不是良家子,而是油滑的市井惡少;要麼就是讓軍中舊有的風氣浸染,改了性子。若軍中糧草供給不足,那就是再老實的良家子也不能用心訓練了。

若要改變這情形,首要的是保證衣食,然後上面將官立身要正——上行下效,這園子裡若非有宋大人約束,如今至多也就是本府原有的那些礦山、灰窯、貨棧、碼頭上的情形。

楊侍郎輕輕點頭:“太祖在時定下軍屯之法,如今多半已拋荒,好良田也叫人佔去,這些年不知敗了國庫多少錢子。如今好容易朝廷換將,可將原先私佔軍屯、強令兵丁為奴僕的風氣掃清,本官也有重整軍屯之心。”

“也不必須做成漢中經濟園這等氣象,只要能將屯墾兵丁養出那樣令行禁止的規矩,本官便滿足了。”

怎麼宋時就做了陝西知府,不能像桓凌似的做個御史,隨他踏遍邊關呢?就連桓凌這個御史都是指給周王的,不能輕動,不然他一封奏摺上去,帶他到榆林等地整治軍屯多好!

憑他們弄出這麼大個漢中經濟園的本事,豈不能把邊關那些無衣食為靠,要逃到外府就食的百姓都安置起來,也養成這般能幹、聽令,適合入伍當兵的模樣?

第167章

楊大人在城外歇宿一宿,洗去一身風塵和煤灰, 轉天換上官袍, 擺起儀仗, 進城拜見周王。

周王府如今已改裝得天翻地覆,正門前殿都已按制建起來, 該粉的粉、該漆的漆,獸頭、花窗、花磚也都裝上,已見了王府的規模。

後面寢殿在周王強烈要求下倒沒怎麼改動, 但內裡裝修的也和前殿一樣到位:牆內砌了一層耐火磚, 抹了摻白雲石粉的快乾高溫水泥, 牆面塗了白雲石漿代替普通石灰漿;窗戶鑲雙層玻璃,當中留一層隔溫空氣層;地面砌起一層可以通煙氣的空層, 煙道通到殿後一個單獨的爐灶, 到冬天點上火就能通地暖。

地暖層上鋪了木龍骨、木地板, 地板與地火層之間形成了一層空氣隔溫層, 腳踩在地面只覺溫暖,不會被高溫煙氣燙著。

地板雖只用最平常的柞木板子拼成, 但經上漆上臘、打磨得光滑如鏡, 又有一種不遜於尋常地磚的雅緻趣味。再壓一條盤金錯銀的天水絲毯, 仍是滿室富貴, 稱得起金枝玉葉的皇子身份。

前殿彩繪雕漆是大工程, 如今尚未完工,周王便在簡裝版的寢殿中召見了楊大人與桓僉憲,與他議起邊將強徵百姓入伍之事。

此事他先前已發信問責眾將領, 正等楊大人過來共議。

楊大人入殿見禮,又與早一步在此等候的桓凌廝見,然後說起了周王所問之事:“臣近日在榆林關一帶巡查,確實訪得有將領如殿下信中所言般強徵百姓,卻非為守軍,實乃屯丁。此亦是邊軍缺人,無可奈何之舉。”

大鄭朝自太祖立國以來便實行軍屯制度,軍中糧食十之七八可由本地軍中自行解決。然而立朝百四十餘年來,邊關少經戰事,軍屯也早已松馳靡爛:

按太祖之制,守城與屯墾士兵該有三七分,多開耕地,以供養守軍。然而軍屯田地這些年一步步遭人侵佔,軍中糧草不足,就需國庫投入更多糧餉補充。而戍邊軍將中多有吃空餉的,軍中兵丁益少,而守城之軍不可以少,軍屯就漸漸荒費了。

到前朝興宗年間,守城、屯田士兵比例就已近五五分,近年又因達虜連年入侵,士兵戰死或逃亡的極多,好的軍屯良田又多被佔作私田,士兵也成其私蓄的奴僕,軍屯幾乎作廢了。朝廷雖發來將領和軍隊,卻也都是戰兵,不能兼顧屯田,只能從本地百姓中徵發丁口做屯丁。

如今好容易邊關換將,原本叫人佔為私用的田土重歸軍中,若不能好生耕種豈不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奴才不依

舞予

獨佔韶華

久嵐

我下凡是為了嚇你的

聞想

[綜]王權者的我在橫濱打白工

KenDmr

海賊:出海就有大將實力

戀愛腦的辣椒

媽媽,我要嫁給他

紅心柚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