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能騎馬絕不步行的文人已經在腦海中替他們受盡了攀山越嶺、風霜之苦。講學會結束後的送行宴上,本該為學士送行的,卻由李學士帶頭連敬了他們幾輪,祝他們早日興業富國,實現自家志向。
宋時是基層官二代出身,接待領導的酒桌小能手,不動聲色地替自家師兄擋了酒,一人就喝得朝中這些清流官眼紅面赤,握著他們的手涕淚漣漣:“你二人在外須當保重身體,定要平安回來。”
這是自然,謝老領導關心。
“北方多風沙、南方多瘴役,二子在外宜多珍重,不可強近荒山幽嶺。”
不要緊,他們其實早買了地質礦產地圖,太危險的地方不靠近,只畫圖就是。
……
“二位大人恩深愛重,進退與共,為情之一字可拋官去職,踏遍青山,實是我輩有情人的楷模。此事我等回去必定照實寫進書中,叫世人皆得見你二人的深情!”
嗯?這位作者的關注點是不是歪了?怎麼又要出他們的書了,不能先問問他們這大活人再寫麼?
宋時喝到後頭,聽到的肺腑之言越來越花樣繁多,聽得他臉色通紅,眉心緊皺,一副簡直不想跟這些都察御史們喝下去的模樣。但久後他在市面上見到最新版的桓宋故事書時,還是偷偷地買了好幾本,裝在布包裡捎回家看。
一個人看還是兩個人看,看完以後如何議論點評模仿……就不足外人道了。
這一年冬盡時,他們便踏遍了京郊遠近山河,獻上了第一卷 《大鄭礦產輿圖志》。轉年開春不久,他們便收拾行裝前往天津,由近及遠踏遍大鄭河山……
第289章 正文完結
無官一身輕。
離開中樞後的日子簡直說不出的輕鬆愉快。
他們兩人也不打算憑地質礦產地圖重入朝廷,因此行程安排得並不十分緊湊:
寒暑假懶怠出門, 便留在家裡寫寫論文, 幫他爹帶帶學生。而那學校裡後來又有漢中府一道回來的女先生應聘, 他們不過有一搭無一搭地教著,也並不很占身子。
天氣好時便乘車船往外省去, 有時信馬游韁走到風景佳處,便可對景吟詠流連一番。遇上當地有傳唱宋桓故事的,他們兩人聽著有不對的地方, 還會將自己寫的遊記留下幾篇, 叫人照著修改。
哪怕是在交通、住宿、餐飲條件都不怎麼好的古代, 旅遊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不知多少名山大川間留下了三元餅、桓侯面之類小吃;不知多少山水幽佳處留下了宋桓碑、桓宋亭之類的人工景點;更不知多少憑藉少許化學知識賣藥煉銀的騙子送進當地官府……
因他們還頂著御史、翰林官銜,出京後也被地方官府當作半個欽差招待, 出入有人接車送, 比他們自己做地方官時招待天使的待遇也差不多了。
或許因為他們不是來查點學校、官倉、賦稅的御史, 還擅長做地方民政, 各地官員要求他們指點為政富民之道,待他們倒像是學生乍遇名師, 百聽百信。
宋時腦中藏著各地五百年後的地質礦產地圖, 胸中更藏著五百年後的國內遊線路和各地特產的旅遊紀念品, 能精準地指點各地官府做實業:
大港的油田、邯鄲的鐵礦、唐山的煤炭、薊鎮的磷礦……僅北直隸一地物產就足以建起一個可以供應各府的工業圈。再往遠處更有河南的錳礦、山陝的煤鐵油汽、江西的鎢礦、湖南的錫、汞……
宋時在外指點江山, 桓凌就在家帶帶官學校和民辦教育機構的師生, 給他備衣食、車轎、摺疊陽傘、乾溼手巾……照顧得妥妥帖帖,無微不至,任誰看了也要讚一聲“舉案齊眉”。
眾御史在京裡辛辛苦苦寫文改戲, 將二人的關係昭示天下,然而這兩人在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