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尊卑……

當今天下,也就只有宋三元這個理學大家另立新學,不計較那些迂腐的儒家五倫,還辦女校,讓女子上學。

可惜他竟被情所迷,跟著大皇兄的妻舅去了陝西,不然他在京裡,不為俗務分心,早已創出一家不遜北宋四子的學說,一變當今君臣父子的陳腐風氣了!

好好兒的清流名士、理學大家竟被他大哥耽擱成了個循吏!

連大皇兄獻上的這大廚和草原選單,聽說都是從他家裡學來的——那必定就是大皇嫂那兄長出關做使者,吃慣了蒙古王公的菜色,他為了滿足桓凌的口腹之慾特地叫廚子學了這些羊肉菜。

三皇子暗恨他大哥耽擱人才,無奈地拋下了對宋時的期待,安排精膳司郎中擬定選單、依著菜譜採買肉類菜蔬,擬定在三日後開宴。

賜大臣宴席,自不必父皇親自降臨,就由他與一位年高德劭的大長公主駙馬主持便是。

三日後宮宴備好,旨意發下,滿朝蒙古草原出身的勳貴便都集到文華殿領賜。魏王與本朝輩份最長的懷德大長公主駙馬一併坐在上座主持,命人端上菜餚,犒賞這些外族出身,卻為大鄭大平安樂立下大功之臣。

自太祖北伐以來,就有無數深明大義的草原部族中人投效大鄭;今日西北戰事屢見成功,又有各部王公棄暗投明,主動獻上草場、牧民以歸順大鄭……

不管他們是哪一族出身,以前是否曾與朝廷為敵,但自他們投效朝廷開始,聖上與朝廷便將他們一視同仁,有功必賞。

魏王舉起自己桌上的酒杯,與底下人共祝聖上萬壽無疆,大鄭太平康樂,笑著道:“今日這場宴會,是聖上為獎勵諸位的忠順慎勤,特地做的西北草原上的吃食,一解諸位思鄉之情的。請諸位動筷,試試這些宮中做出的草原美食可合你們的口味!”

他先舉筷,底下坐著的人才紛紛動筷,小心地夾著片得薄薄的羊肉、煮得嫩嫩的羊內臟、烤得酥黃香脆的黃油酥餅送入口中。

原本縈繞在鼻端的香氣此時化在口中,鮮香而濃郁的羊肉正合那些新歸順的草原人口味。而世居京裡的幾位公侯也都愛吃羊肉,家裡還有世僕會做烤肉,如今吃著宮宴上的烤肉味道,也覺得比自己家的好吃些。

畢竟是宮宴,御廚做出來的就是比他們家裡的僕人好。

眾人舉杯連謝聖上恩遇,齊王與汪駙馬主持宴會,一面吃著酒肉,恍惚間竟有幾分迴歸草原的感覺。

那些太祖時代投奔大鄭的舊勳貴還好,新歸附的吃著有草原風味的烤肉,喝著蒸餾的清酒,又得一位皇子、一位輩份極高的駙馬溫言撫慰,心裡也有些飄飄然,覺得自己投奔大鄭的選擇實在做對了。

令他們欣喜的還不止於此,酒到酣沉處,這座側殿外忽有人來通傳聖上駕臨此地,要諸人離座行禮。

大鄭的天可汗不僅為他們這些歸順的異族賜宴,更親身來看他們!新歸順的王公激動得起身行禮,久居大鄭的舊族更是山呼陛下,連聲謝聖上賜宴之恩,主動請命為朝廷出戰。

天子看著這滿堂胡人、回回人、韃靼人等外族子民都和大鄭人一樣穿著官袍、行著漢禮,心中也是一陣陣滿足,揮手道:“平身。朕今日賜宴,非為了用你們報效朕,只是周王送來了正宗的蒙古菜譜與擅做蒙菜的廚子,朕念你們在大鄭日久,便想叫你們嚐嚐家鄉的味道。”

這菜的味道如何,可是有你們記憶中的草原菜品之味?

在京裡有比帳篷更好的住處,也有好廚子,你等既歸順大鄭,便安心在這裡住下來,與那些已改了漢姓的世襲勳貴一般,將京裡當作故鄉吧。

天子如此關切,更叫順義侯等新附的草原王公感激涕零,將來大鄭受的恩賞、住的房舍、用的器物都狠狠誇了一遍。尤其這場宴飲,不光聖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