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廷對韃靼大汗等的瞭解才更深入一些。而桓凌的《北行錄》中記下了些順義王也不曾提過的部族來歷、族譜、族中擅戰之士,還有許多過去的戰事和他們與鄭人交戰中得到的經驗總結,習慣用的戰法……
從前他們只知己不知彼,以後出戰,終於可以知己知彼了。
天子微微一笑,想起遠在關外的次子,回眸問御前太監:“周王送來的人可曾說過這書給了齊王沒有?”
有。周王殿下愛護弟弟,書中有這些關係草原上戰事成敗的東西,又豈能不送一套給正在邊外抗敵的齊王?
第271章
孩子長大了,當真是要放他們出去經歷些事才能成熟。
天子欣慰地放下手中的書, 叫人傳旨禮部, 擬賞賜給周王, 也給西北軍中——不光為他們這一年多來屢立戰功,這招撫之功中其實也該記上他們一筆。
若非他們當初接納順義侯歸降, 順義侯家中幾個忠孝的子弟也不會主動自請招撫,勸親故歸順大鄭。如今他們人雖都在關外做使節,他們的父親和新近入京的親族長輩都在, 恩賞便加到他們的家人身上便是。
加封誥、賜金銀酒食……再叫他們到宮中賜一回宴吧。
周王長史獻書來時, 說這書裡寫了些草原部落常用的佳餚, 他們王府裡的廚子從宋三元那裡學到了正宗的做法,周王為孝敬父皇, 便將那廚子也送上京來為宮中做菜。
正好叫這些剛封賜的勳爵和太祖時便投效大鄭, 早已改了漢姓, 卻還流有韃靼血脈的公侯們都來嚐嚐家鄉故里的菜餚, 以顯朝廷對他們的恩撫。
也陪他嚐嚐皇長子送來的心意。
此事自然是交待禮部備辦。三皇子聞說父皇要賜宴予本朝內蒙古出身的公侯勳貴,便主動向呂首輔請命:“這些韃靼王公歸順, 皆有我兩位皇兄的功勞在其間, 我做弟弟的也願學著兩位兄長, 為我大鄭平定草原之亂盡一分心意。”
他自從在禮部掛了名, 便以禮部為重, 不怎麼愛去經濟園做實務了。幸好那裡有去漢中上過學的幾位御史、郎中主持,聖上也常派宮裡的管事太監過去盯著,使勳貴外戚不敢伸手, 倒不曾因三皇子不在而耽誤過什麼事。
呂首輔也知道這位三皇子目下無塵,偏愛清貴的禮部差使,便含笑應下:“殿下有意接手此宴,為陛下分憂,實乃殿下大孝。老臣與禮部上下自
當盡力配合。”
魏王含笑應道:“多謝老先生了。”
他與呂閣老各自上奏,將這樁差使要了下來,而後便親自安排精膳司備宴。
三皇子主持過幾個弟弟封王、結婚兩項大典,日常賜宴更不在話下,早做得駕輕就熟。給草原來的新貴賜宴除了要安排通事外,別的也沒有什麼不同的,他就依舊例吩咐了下去:
既是賜宮宴,宴會便安在文華殿側殿,禮部安排賜宴禮儀,有四夷館通事陪伴那些剛進京受封的王公,從教坊挑選樂戶侍宴……
唯到安排宴席菜色時,聖上欽點了草原菜色,而非慣用的宮菜,由一個周王府進獻的廚子主刀。安排的菜色也是以羊肉為主,看名字皆以燒烤為主,與京裡慣吃的蒸羊肉、湯羊肉大不相同,頗有異域風味。
這是大皇兄為搏聖寵而獻上來的,還是父皇想念他大哥,特地將人要來的?
這些年魏王在京中又是主持禮部,又要管經濟園,在御前頗有寵愛,又深得六部堂官尊重,儼然已繼承了他大哥出京前的地位。可若他大哥再度復寵,回到朝中,只怕父皇的心意也難免有所動搖。
雖然當初桓王妃御下不嚴,鬧出了“少年天子”那樣大不敬的話,可畢竟說話的只是個宮女,牽連不到他大皇兄身上。如今尚是以儒家之禮治天下,講的是長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