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他這一問逼住,腦中一時轉不過來,臉色頓時有些發紅,咬著牙說:“我正講著‘凡不仁的,教他盡得仁,不義的,叫他盡得義,無禮無智的,叫他盡得禮智’,你有不懂的待我說完再問,這募地打斷人說話,也是你蘇州才子的禮數麼!”

他雖然有理,可這話一說出來,就不再是學問之爭,是要在臺上引戰了。宋時忙居中調解了一句:“徐君年少,性子急,故有不解之處立刻就要問出來,孫前輩幸勿與他計較。方才前輩正講到聖人以仁義禮智教化世人,使其各盡天性,還是先講完了再單獨給徐君解惑。”

他看似只是複述孫舉人請到何處,將他方才所用的“盡其仁”“盡其義”之語省略作“以仁義禮智教化世人”,實則暗含提示,提醒孫鳳鳴從“教化”二字入手,講解聖人如何盡人之性。

孫舉人叫他點透了關竅,頓時思路開闊,先講完自己原先準備的,又添了段“設立政教,以整齊化導之,使人人歸複本性”。

講完之後,他又心有餘悸地看了徐珵一眼,見他沒別的毛病要挑,才又繼續講了下去。

宋時也跟他一樣提著心,生怕講到“能盡物之性”時,徐名人又來個“為何說聖人見物之性與見人之性相同”“如何盡物之性”。幸好孫舉人早有防備,寧可講得細碎,也不能少講一處,叫人挑出毛病,總算順順當當講完了此題。

兩人都鬆了口氣,宋時不自覺地鼓了鼓掌,讚了聲“講得好”,鎮場子的桓老師也學著他一樣含笑拊掌,贊孫舉人講得細緻,絕無錯漏,順便也誇了徐珵一句“聽講用心,舉一反三”。

老師和主持人都這樣鼓掌夸人,講完學還有些緊張的孫舉人,馬上要開始剖白自家無知之處的下一位學子劉學生,也跟著拍起手來。徐珵一個蘇州人不曉得他們福建人有什麼特別的風俗,見鼓掌拍手的人多,自己也拍了起來。

有他們幾個一力帶動,臺上剩下幾位才子也茫然地跟著鼓起掌來。臺下聽講的學生更不知所以,見臺上的嘉賓們人人鼓掌,不由自主地(也跟著鼓了起來。

聽著這許久沒聽過的熱烈掌聲,宋時忽然想起來,中國好像沒有為演講鼓掌的習慣,他這回算是引領時代先鋒了?

既然引領了,那就引到底吧!

他拾起話筒放在嘴邊,情緒飽滿地說:“方才孫舉人講得詳細清楚,徐學生問得恰到好處,宋某聽過這一場,只覺本章中所有疑難之處無不冰析。諸位若也這麼覺著,便隨我為他鼓掌,以資鼓勵!”

他將雙手舉到面前,重重拍掌,桓凌第一個應和起來。臺上臺下掌聲未歇,又叫他們引動情緒,和著他的掌聲持續地、富有激情地鼓起掌來。

宋時不清楚自己的歷史線上哪年有了現代意義上的鼓掌禮,但今天回去,他就可以寫一篇文章紀念這場歷史上首次群體性的鼓掌,供後世學者考古用了。

“大鄭新泰二十四年五月初八,第二屆福建講學交流大會之自習會上,主持人宋時與評委桓凌引導場下七百餘名觀眾為臺上嘉賓鼓掌。”

這是個可以銘記史冊的日子。

他激動地為歷史鼓掌,臺上的嘉賓們也激動地為自己鼓掌,就連徐珵也忘了剛才想出風頭而不得的憋屈,胸中激情湧動,晚上回去便寫了一篇文章,讚揚福建講學大會的好風氣。

便是他們自己在蘇州辦講學會時,也只是自家登臺講學,講完之後,聽聽名家點評、同輩書生稱讚,早都是他聽徐了的,怎麼比得了今天這七百餘人齊聲鼓掌?

哪怕沒有點評,憑那雷雲低卷似的掌聲,也足以暢快過他平生所行的樂事了!

他回憶著那種天地間只餘一片為他而起的掌聲的感覺,筆下如有神助,轉眼便鋪陳出一篇炳炳烺烺、字字珠璣的佳作。

晚間祝顥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