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少年人不禁低聲議論:“陳、林幾家可靠麼?為何還不來為咱們家陳情?”
“不是說了宋家父子已經沒有桓家做靠山,放肆不了幾天,他們怎地竟敢鬧出這樣大的動靜來?”
“坤兒不是合林家人一道去省裡上告宋老兒迫害鄉紳、詐取財物了麼,怎地還不回來?”
王家人又急又惱地議論如何倒宋,堂上卻一個又一個地傳進嫌犯,傳出認罪的訊息。原本恃著王家勢力稱霸鄉里的管事們都被打得血葫蘆也似,顫抖哀吟著在狀書上簽字畫押。那些家人見管事老爺們都熬刑不過,在宋大人面前認了罪,也都老實了許多,不敢硬抗。
這些人的刑捱得越來越少,認罪認得越來越快,王家幾個沒功名在身的子弟眼看著要輪到自己受審,一個個涕泗橫流,抱著有功名的叔伯、兄弟的大腿,拼命哀求他們相救。
可功名也救不了他們。
審完了王家走狗,宋大人忽然打破先審無功名者的順序,朗聲喝道:“將隱戶隱田、幫子弟逃避戶役的王家族長王欽帶上堂來!”
王欽心下吃驚,臉上卻還保持著一家之主的從容氣度,拂了拂衣襬,緩步踏入大堂,點頭應聲:“學生王欽,見過大令。”
宋縣令嚴肅地盯著他,喝道:“王欽,十二年前你為謀奪族侄田地,竟夥同兄弟四人在侄兒死後以餅餌毒殺侄孫,強迫侄媳改嫁,可有此事?”
王欽眼神微閃,鎮定地說:“絕無此事!學生是讀聖賢書長大的,豈能為幾畝薄田殺害親侄孫!他是自家吃餅餌時噎著,未能及時救回才死的!”
宋縣令冷哼:“人不是你殺的,那你便是承認你強迫侄媳改嫁,不許她過繼嗣子承續香火,替你那族侄守節之事了?”
他微微抿唇,肅然答道:“大人休聽範氏胡言!是她自家青春年少,守節不住,我是為了王氏體統與她的前程,才許她嫁與外地客商的!大人聽信謠言,逼得我這堂堂生員、中書嫡孫在堂上自陳家中醜事,竟不怕失了士紳們的心麼?”
宋縣令哼了一聲,卻不再糾纏這個案子,也不叫苦主上來作證,而是又拿起一份狀紙,問他為奪佔土地令人私扒開水渠,以致數畝良田被淹,幾名在水邊玩耍的小兒遇害的案子。
王欽仍是矢口否認,一疊聲地說此事與他王家無關,水渠是被村裡無賴扒開的,小兒是自己貪玩淹壞的。
宋縣令一樁又一樁地甩出案件,都是由他這個大家長主使,貪佔田地、欺凌百姓的案子。王欽氣定神閒,一一否認,看著宋大人幾回要扔紅頭籤又強壓回去的神氣,微露嘲諷、鄙薄之色,朝堂上笑了笑:“老大人審完了麼?學生這裡卻有幾份帖子請老大人細觀,待老大人看完了再定學生的罪如何?”
他從袖裡掏出幾份拜帖、書信,寫的都是替王家求情之語。其上姓名寫得張張揚揚的,竟是省、府一級的高官,還有幾個清貴的部院京官。
第27章
王家不是平常人家,先祖當年交好的官宦世家至今還與他們有來往, 縣裡、府城、省裡官員也都收過他家的好處。且他本身就有功名在身, 不能像尋常百姓一般審問, 哪怕堂上真的取到了人證物證證明王家下人做了那些事,只要他咬死不認, 宋大人也不能加刑于他。
他不認,那罪名就不能成立。
士庶之別就在於此。
王欽聽得門外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卻也仍舊不為所動, 嘴角噙著冷笑, 淡然問道:“這些書信都是王家親眷故舊所寫, 若宋大人肯賣這些大人的面子,通容一二, 往後自有惠好相報, 大人以為如何?”
你看了這些人信件, 敢對王家如何?
宋大人將手裡那一沓帖子扔在案上, 也瞧著他冷笑了一聲,拿起驚堂重重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