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人還沉浸在天使傳詔、同僚馬上要當國舅的激情之中,完了公務後就湊在一起議論皇家婚事,議論桓凌往後該如何升遷……說著說著不知怎麼議論起了昨天招待賓客的宴席合不合天使的口味。
福建菜一向有名,可出名的卻是福州一帶的清鮮口味。他們汀州府在閩西,山多水少、不臨海,終究是少了些現出水的新鮮海味,菜餚又近於中原濃厚甘肥之味,恐怕不如別處州府招待的好。
朱大人感嘆道:“早知道寫信問問武平知縣有什麼好主意了。”
桓凌一晚上都想著宋家父子,猛可地聽到“武平知縣”四個字,不由得驚訝出聲。朱大人忽然想起以前聽人說過,武平縣宋縣令和桓家有過定親退親之事,便有些後悔當著他提起宋家,只含糊說了一句“武平知縣會接待賓客”,想把他敷衍過去。
可惜桓凌從天使未到府城時就滿心想著宋師弟一家,恨不得多從別人口中聽著些宋家父子的訊息,哪裡肯叫他敷衍過去。
朱知府不說,他就自己笑著接了下去:“宋世伯到任武平縣任知縣不過幾個月,便已經能叫賢兄留心說起,小弟也與有榮焉。若賢兄有意,我便寫封信向世伯討個主意,往後再有使者、客人行經府城,賢兄們也可試用新法招待,或者能令賓主盡歡?”
世伯?與有榮焉?
怎麼著,難不成他們兩家退婚後還有交情?
朱知府驚駭得不知說什麼好,旁邊陪坐的經歷倒沒想太多,一力討好他說:“武平的宋大令確實賢能。當初他在廣西做知縣時便逐伎女、肅風紀,平漢瑤紛爭,有幾個縣官兒做得到這樣的?今年轉任武平,福建提學到他縣裡巡視後也時常提起他,誇他治學有方。”
府教授也是連聲贊同:“他還有個院試考了第三名的兒子,我當時見過幾面,真是個俊俏斯文的少年!若是宋令就在府城做官,這個秀才也穩穩落到咱們手裡了!”
這麼好的學生竟去了縣學,豈不可惜?
桓凌聽他們誇宋家,比聽人誇自己還得意,神色越發柔和,笑著介面:“不錯,宋三弟從小天資出眾,在原籍已被人目作神童。不是我偏心自家人,他十來歲在先父座下讀書時,作的文章、詩詞就都已有堪誇之處,如今能在福建考中生員也不意外。”
朱知府聽他越說越像跟宋家有真情的,遲了一步也跟著誇起了宋時:“當日宋學生在府裡應考時,我也曾聽過他的文章,甚有見地,原來是令先考教出來的學生,難怪能寫出這樣的好文章。可惜那時府裡公務繁忙,兄長未得見他一面,至今想來尚有遺憾。”
桓凌笑道:“他就在武平縣裡讀書,仁兄要召他來見也自不難。只是武平縣裡月初遭了水災,水患後重劃地界時又查出有大戶倚仗勢力隱田逃稅,對抗官府清查。宋世伯忙著處置那些勢家,宋家三弟要服侍父親,怕得過些日子才能來府裡。”
竟有這樣大膽妄為的豪強!
敢侵佔土地,跟周王妃先父的弟子的尊翁對抗!
朱知府登時變了臉,起身按著桓凌的手,凜然問道:“竟有這樣不知死活的人家,全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裡!幸虧賢弟告知,不然為兄怎麼知道鄉里還有這等豪強。此事須叫武平縣寫一封詳文細細敘來,府裡才好作主!”
府尊的令諭傳到縣裡時,宋時已經抱著一摞新舊魚鱗冊資料和抄的錢糧資料到了府裡。桓凌便即帶著他和王家貪佔田地、少繳賦稅的帳簿面見府尊,當面陳說清整王家隱田隱戶的始末。
王家不只是欺佔田地、抗稅不繳、隱瞞徭役,數代以來聚斂土地銀錢的過程中也隱藏了累累罪行。先是有被他家佔了土地的百姓見宋時跟王家不和,偷偷向他告狀;後來他記了幾件案子,覺得之前應當還有狀告王家的案子,就叫師爺翻查了一下從前的卷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