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時去堵決口的地點不在汀州而在武平境內,但職責、孝義大節在先,這點細節也不須分辨了。
“洪水當前,確實顧不得就任的繁瑣禮儀。又不曾違誤朝廷期限,於禮法人情都該體諒。”黃大人一語斷罷,收起臉上寬和的笑容,扔下幾支紅頭籤,冷然吩咐道:“越級上告武平知縣、越級上告汀州府管事通判……剝去衣冠,先打一百杖再審!”
堂下衙役已經打熟練了,上前便去剝衣冠。林廩生嚇得臉色白了又紅,一聲便叫破了音:“我是提學官欽點的廩生,大人豈能當堂脫衣,羞辱有功名的學子!”
黃巡按淡淡道:“你們越過府、布政使司兩級向本官告狀,特特將本官引來武平縣,不就為本官代天巡授,有臨機專斷之權,即便官員犯罪,也能打去衣冠一體發落麼?怎麼此時又來問這種糊塗話。至於你的功名,待本官回省城之後再問方提學補個黜落文書便是了。”
他將手中驚堂木拍下,重重吐了一個字。
“打!”
慘烈的掙扎叫喚聲從堂上響起,門外百姓又是一陣激動,還有人弄了炮仗在門外點起,噼噼啪啪的聲音險些蓋過了巡按大人斷罪的聲音。宋導演立刻派壯丁勸人澆熄炮仗,又派職業觀眾在門外呼喊青天,帶動百姓的正面情緒。
黃大人連審了一上午誣告官司,卻絲毫不覺得疲憊,反而體會到了為民作主的滿足感,亢奮得連飯都捨不得花工夫吃。只匆匆喝了一道湯,沾了沾酒杯,便催著宋縣令趁午時天色明亮審斷王家的案子。
審案時仍是他巡按御史主審,宋大人卻得加一張桌案在下首陪審。第一個提審的便是王家族長,隱田隱戶案第一個需要負責的王欽。
他甫一從車裡下來,出現在堂前,廊下等著作證的苦主們就如失巢的蜂團般炸開,哭著數落他的罪名,甚至有人想衝上來抓他一塊肉下去,以解心頭之毒。一道淒厲的女聲忽然從中響起,唱起了人人耳熟能詳的《白毛仙姑傳》。
眾人的恨意頓時翻湧衙差們連忙上前攔住,苦勸他們不許在衙門裡鬧事,不許唱曲,否則趕將出去,不得聽審。
那些人雖被勸得不敢動手,但也還恨恨地數落著他的罪名:
“為將田地連成一片,看中我家水田,找人騙我弟弟賭錢,你家銀櫃主動借錢給他,等他還不上便逼他賣田……”
“辛酉年大旱,你家堵了水渠,我們里長帶人討水,卻被你打折了腿!”
“你家要開繡廠,看上了我家的繡娘,我不肯將人讓給你家,你就僱了街讓惡少翻入我的繡廠禍害繡娘,毀我的繡架、絲線……”
這一聲聲哭訴卻比剛才上午受審計程車子豪強的慘號更動人心魄。宋時聽著這訴冤聲,聽著不遠處幽幽的《白毛女》,恍然就像是聽著正版白毛女——
一樣傾訴不完的罪行,一樣令聞者傷心的悲苦,一樣直擊人心的力量。
他吸了吸鼻子,把頭轉到桓凌耳邊,低聲說:“《白毛仙姑傳》後面的內容可稍微改一改,改成黃大人作主,我爹陪同作主。受害的百姓們在堂下爭訴王世仁的罪行,然後上堂一次審清,不要一個個地唱了。然後還要加上你……”
桓凌有些受寵若驚:“怎地還能有我?”
之前沒寫他,是怕他到任職地點不先就職而是跑去看故交,傳唱出來對他名聲不好。不過這回他是受知府之命,辦正事來的,那在審判一段加上他就正合適了。
而且還有一個角色真的適合桓凌——他自己佔了大春的戲份,那桓小師兄正好可以演大春的好兄弟,被咱們的隊伍救出縣大牢的大鎖。
嗯,這個古代版裡就是從府裡來協助兩位大人辦案的神探大桓了。
第37章
當日黃大人微服出巡時,曾隔著窗子聽過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