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慣地挾制官長,他從在廣西任職時就受夠他們的欺負了!就為對付這等人,他們時官兒幾年沒空回京參加院試,以至今年才中秀才,還被桓家欺上門來退親。如今時官兒要清丈土地,給朝廷多增賦稅,叫百姓分得良田,這些人又來阻礙,還要威脅他壓制時官兒!
看那王鄉紳的模樣,分明就是記恨了他兒子——哪怕他真勸得兒子不再清隱田,那些人也不會感激,必定藏恨於胸,將來得了機會還要報復。他堂堂百里侯,難道還能怕了治下幾個刁民,為他們損了朝廷的利益,壞了兒子的正事?
他當爹的就得頂得住,不許人傷到時官兒!
他不光在衙裡坐鎮,還召集起百十名精悍強壯的民壯,自掏腰包加發錢糧,叫他們到城外保護兒子。
得了老父背後支援,宋時越發有底氣,劃分地界時越發從容。
就有王家莊戶、家人遠遠盯著他們,他都只當看不見,丈量土地量得越發細緻。每量到一處,還叫民壯幫百姓抬走地裡被水衝來的木石,清出溪、沼、溼地中的淤泥。
河底沉積的淤泥富含腐殖質,他都就地分給來主動幫忙的百姓,教他們將淤泥曬乾、粉碎,消毒後再按比例混入田土或砂土作肥料。
平常農戶清理河淤後也拿淤泥做肥,只是不像他弄得這麼精細,都是憑著經驗往田裡灑的。宋時卻是看過農科專家的小論文,知道這些淤泥粘性太強,透氣性不好,必須經過粉碎、消毒,再摻上砂質土壤增添疏鬆度才適合作肥料。而且溝渠沼澤都是孳生害蟲的重地,這些淤泥裡可能混有蟲卵,用之前需要殺蟲。
他現在的科研水平還配不出來化學消毒劑,只能湊合著教人用生石灰消毒。好在福建這邊土地偏酸性,摻點石灰反而能調節酸鹼度,使氮磷鉀有效性增大。
他領著人在田間測量,邊量邊給看熱鬧的百姓講土法化肥和農藥的製作知識——當年他住在桓家時,做殺蟲劑也要考慮桓家人的接受度,所以只是用藥店買來的藥材煮水;到廣西之後卻是更多要考慮農戶們能不能用得起,所以主力推廣的是田間遍地可得的水蓼、烏桕葉、蟲屍漿液和草木灰等。
這麼一個縣令公子,衣飾光鮮的美少年,拎著衣襬蹲在地頭兒,給農戶們講如何搗爛粘蟲、地老虎、棉鈴蟲的屍體,搗出漿液加水浸泡……畫面相當感人。
桓凌感動得幾回背地裡暗謝,謝他當年跟自己住時沒用上這種藥。
那些莊家本就感激他當初的救命之恩,如今又聽他開辦田間地頭農業知識講座,簡直要把他當神仙一般看待,悄悄問他:“相公莫不是個后稷身邊的童子降世吧?不然怎麼你做縣令公子的,還能懂得這麼些種地的法子?”
宋時右手背後,抬頭望向遠方,神色深沉: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往後看五百年,他真是站在了好多巨人的肩膀上啊。
可惜這時代牛頓還沒生出來,沒人知道這格言警句,他只能在心裡念一下過過癮,然後對著那些老農謙虛地說:“這是我隨家父在廣西任上時聽當地老農說的。家父做這一縣父母,要把百姓當作親生子女來護持,我做兒子的秉父志,自然也要鑽研些與百姓有用的東西。”
圍著他的莊家、民壯都嘖嘖稱歎,感激上天給武平縣送來了宋大人這般好父母,還有宋公子這麼個神仙似的公子。
一個信神的婦人便說:“小舍人和桓公子帶著這些大哥們清出許多王強家佔的土地,往後也就是縣裡的官田了。舍人可否叫大令劃出一塊地來,小的們願意大夥兒添錢,湊些石料木料,給大人與小舍人立個生祠。”
她身邊的莊戶也附和道:“小的家裡也供了舍人的長生牌位,不過在家供著香火稀薄,就不如索性蓋個廟……”
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