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遞上去,也不知遞到巡按衙門沒有。”
巡按大人聽他說到自己,仍是臉色不異,含笑安慰道:“這是事關萬千百姓生計的大事,黃……大人豈能不理?只怕過不多久就要來武平視查災情,報請聖上恩撫了。”
他自然知道武平受災一事,也看了宋縣令遞上去的那捲請賑濟書。雖然這趟來武平也帶著那些告狀的人回來,要查宋縣令貪贓枉法的情況,卻也是要看看本縣災情,確定如何處置。
宋時得了他的保證就安心了,垂下眼簾,微微一笑,頷首謝道:“那就借安先生吉言了。”
黃巡按卻想起一事來,問他:“武平縣上下那麼多人寫了請賑濟、請免糧稅的文章,宋舍人可也寫了麼?我見宋舍人談吐不凡,應當也作得一筆好文章詩詞,可否念幾句叫我與田兄欣賞?”
呃……他還真沒寫。
他原本都是替父親寫詳文的,結果這回叫桓小師兄搶著寫了。他們師兄弟誰跟誰啊,那不等於是他寫了嗎?他當時又忙,就沒費那個事多寫一篇……
如今叫巡按大人當面問起來,他卻不能說一聲沒寫就算過去!他眼珠微向左瞟,飛快回憶著當日在王家別業出現的人,寫出的文章,整理出有用的資訊,對二人說:“那時在下忙著領百姓平整土地,挖排洪溝洩水,沒顧得上寫文章。不過我原也不是詩文絕佳的才子,敝縣還有幾位真才子,他們那時作的文章都是我當場記錄的,還記得些佳句,兩位前輩可願一聽?”
黃大人自己先提了要聽他文章,如今聽不到他自己寫的,能聽聽本地其他才子的也好,因便點了頭。
宋時清咳一聲,調整出介紹景點的發音,字正腔真地背誦那天抄錄過的、記在心中的佳句,順便給黃大人介紹作者:“……是林廩生培兄所作”,“是趙廩生悅書兄所作”,“是方增生司敏兄所作”,“是鄭附生凜兄所作”,“是徐處士安兄所作”……其中有幾個名字聽在黃巡按與田師爺耳中竟無任耳熟,分明就是作文章彈劾他們父子的最激烈的才子!
這些人前幾天還在宋舍人面前寫求朝廷免稅、賑濟的文章,一轉眼卻到省裡上告,對他們父子不死不休,這是為何?
黃巡按不禁抓了宋時一把,問道:“那時候宋縣令開始查隱田了沒有!”
宋時抬頭看了他一眼,老老實實地答道:“那時水患未退,還提不到重劃地界之事……”
他們家和本地士紳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他甚至跟才子們打成一片,交情深厚。這些人恨他們父子絕不是因為他們父子先迫害士紳,或是有別的什麼齟齬。完全是因為水退後地界不清,他們為了重劃地界不得不重丈量田地,得罪了那些有隱田隱戶的大族。
黃巡按重重地從鼻中哼了一聲。
裝傻白甜裝到這一步也夠了,再演就要過火。宋時沉默了一會兒,嘆道:“安先生丟了東西,我卻只顧說縣裡這些無關的事,實在不像話。好在告狀房快到了,咱們過去後就先查竊盜,然後我安排人給兩位先生訂上等套房,咱們就此分……”
一個“分”字剛出口,田師爺便微微傾身,替大人攔住了他:“貴縣的亂子更要緊,怎能為我們耽擱工夫!反正這告狀房也是接待告狀人的,不如舍人先替我們尋兩間屋住,然後舍人做舍人的事,我們安頓下來慢慢等待就是了!”
宋時訝然道:“那怎麼好?告狀房是給窮苦鄉民用的,屋舍狹窄……”
田師爺笑道:“不怕舍人笑話,我來時聽了那裡一位小姐唱的《白毛仙姑傳》,如今尚是魂牽夢縈,盼著能再見她一面,聽她一曲。這院子裡有佳人在側,地方再狹窄,住著也舒坦。”
宋時嘴角微翹,強自壓抑成一個無奈、遷就的笑容:“兩位先生果然是大州府來的才子,慣會風流,我知道了。只是告狀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