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龍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節,穿到古代當名士,五色龍章,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桌上的老先生當年都是無雙無對的高手,兩位正當打之年的小夥子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他們憶舊。

同桌還有一位代表黃巡按來本縣的田師爺,他這年紀還是能下場見真章的,故不大敢往上吹,只謙虛了一聲“尚可”。又見同桌兩個少年人默默不語,便問他們:“桓大人與子期正是風流的年紀,怎地不講講自家踢球的本事?”

宋時靦腆地笑了笑:“實在比不得家父與幾位老大人,只在里閭間隨便踢踢,不敢在方家面前獻醜。”

雖然他也就踢成了個圓社正式社員,能踢八尺闊的場子吧。

桓凌更謙虛:“下官還不如師弟,只是少年時跟兄弟朋友踢幾回罷了。”

嘖嘖嘖,這兩個年輕人倒謙虛。方提學笑道:“你們看那些少年書生,都要下場跟著踢了,也不見你們變變顏色,也忒老成了。”

宋時笑道:“這也容易,現成的場子,書院裡還有備著小學生玩耍的球,叫人取來幾個,等這場球分出輸贏,便叫大夥兒散散筋骨。”

場上一隊踢球的,場下二百人裡能有一百多個節目播報員,老大人們雖都憶著崢嶸歲月,也聽見左軍進了七個球、右軍進了五個球,眼看著是左軍將勝。

宋時便命人取球和獎品來,“校正”裁斷了勝負之後,便叫兩隊球員上來給老大人們行禮,當著方提學他們的面頒了獎。

別處都是勝的有獎,敗的挨罰,他這裡輸的一樣有獎,只是布料差一等。那個本該捱打的球頭感激再三,宋時想起他那時代的國足,油然生出幾分同人不同命的感嘆,扶起他說:“你也一樣受了辛苦,不當挨罰。待會兒眾人下場踢球,你們好生陪練,莫使有人傷著。”

他爹和王、張兩位老先生是真個不能下場了,但方提學還是奔四年紀,田師爺更年輕些,兩人都下場試了試。

宋時親自下場陪他們,桓凌便也下了場,四人兩兩相對,按東西南北順序踢個“四不顧”。因田師爺只會用腳背拐踢,偶爾用脛骨,方提學卻擅長上截解數,要用肩、背、肘接,宋時便在中間低接高送,球在腳尖、腳面、膝上跳動隨心,靈巧隨心,頗有張老先生年輕時的水準。

雖然沒能給提學大人喂出一身他自己聲稱的好技術,卻也能讓他接得舒舒服服,連踢多少輪也沒落地。

要落地的都被下首的桓凌搶先一步接起來了。

桓凌正站宋時對面,上首是方提學,下首是田師爺,只除了偶爾方提學失腳踢偏了要救一救,並不費力,救球之餘還有暇心看師弟一人帶飛兩個庸手——

他今日換了一身略鮮亮些的玉色衫袍,踢起來腿、腳、腰、肩都隨著球勢而動,身姿搖曳、衣袂飄飄,叫人不禁想起一段《滿庭芳》:

“低拂花梢漫下,侵雲漢、月滿當秋。”

他正念著舊詞,場中又不知何人唱起了《圓社市語》。那群蹴鞠好手,或者還夾著幾個風流書生附和起來,胡亂唱什麼“瞥見一個表兒圓,咱們便著意”。

桓凌從來不喜這些風流豔曲,聽著那等“表兒圓”“水脈透”的詞句便忍不住要皺眉。

他下意識看了宋時一眼,卻見他聽了這圓社社歌之後倒精神振奮,踢得越發瀟灑,左腳接著球便往上一顛,騰身而起,右腳外踝踢轉,使個鴛鴦拐將球高高送給了方提學。

方大人連忙用肩頭接住,也顛了幾個花樣才往下傳,桓凌也不好拂了他們的興致,拿出了些真本事來踢。

連踢幾圈,田師爺倒是第一個堅持不住了,將球低低地踢出去,嘆了聲:“學生這些年真是清閒慣了,才踢了幾個球就有些疲累,必須要下場了。”

他說話間,那球已是傳到桓凌腳上。桓凌球勢才往外拐,聽到他說一聲“疲累”,便又使腳尖勾回來,盤了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