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教育為本,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滿城撤消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賣個好價錢,這些事情自有別人去做,喬宇現在手中正拿著四川時報細細的看著,頭版頭條就刊登了羅綸的文章,通欄標題就是血債要用血來還,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將矛頭指向了趙爾豐,要求儘快處死這個劊子手,四川議會不少議員也要提出議案,公審趙爾豐。
看來羅綸等人已經等不及了,其實也不怪他們,趙爾豐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尤其是川漢鐵路公司的賬本還落在了老頭子的手中,而喬宇雖然答應對趙爾豐下手,但是遲遲沒有動靜,因此蒲殿俊和羅綸也有些心中沒底,因此就想到了動用輿論的力量來迫使喬宇快點對趙爾豐下手,剷除這個禍害。
正在喬宇瀏覽報紙之時,突然有人前來拜訪,正是新任的教育部長張瀾,張瀾如今四十來歲,身材不高,但是很壯實,留著長長的鬍鬚,看起來不像一個文人,倒有點武夫的架勢,不過喬宇可清楚這位在滿清的時候中過秀才,又去日本留學過,學問人品都是沒得說的。
“表方先生你可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工作上又有困難了!”
張瀾做到了喬宇的對面,將一份檔案交給了喬宇,“都督,這是教育部擬定的一個發展教育的計劃,首先要革新教育體制,五年之內要將基礎教育普及,還要建立二十所大學!全面提升四川的教育水平!”
喬宇翻看了一下張瀾的計劃,的確做得很細心,張瀾在計劃之中著重強調了基礎教育的問題,在喬宇看來這是最可貴的,在九成以上都是文盲的國家裡大規模掃盲,提高全民素質比什麼都重要,不過整個計劃之中也有不足,就在於大學的部分,按照張瀾的設計大學還是主要以文科為主,理工科的部分都歸在了職業教育上了。
後世有不少人都在讚美民國的教育,思想獨立,多元辦學,學術自由,好話說了不少,但是民國教育體制之中有兩個致命的缺陷,一個就是基礎教育的缺乏,造成文盲遍地,整體國民素質始終沒有提高,第二個就是大學重文輕理,不是說文科不重要,而是在中國工業科技大大落後的現實之下你有再多的大師也不能夠生產出更好的武器,也不能生產汽車輪船,飛機大炮。
因此按照喬宇的看法這份計劃還應該更加完善一些,不過一看預算喬宇的頭也是一陣陣的發暈,這教育果真是一個吞進巨獸,要想建立覆蓋全川的基礎教育體系的話,小學就要上萬所,中學也有兩千所左右,但是建設這些學校的花費就要五千萬銀元以上,而且還要配備足夠的教師隊伍,還有大量的教學器材還要從國外進口,算起來沒有一個億辦不下來!
而且按照自己的想法要建立偏向理工科的綜合性大學花費就要更加驚人了,文科大學有個圖書館,有幾間教室就夠了,而理工大學是要實驗室的,那些實驗器材全部要靠國外進口,而且中國還沒有足夠的老師,想想這些就讓喬宇心中不住的叫苦。
“張部長這是給我一個難題啊,說實話我對教育的關注不比你張部長差,現在中國最缺乏的就是人才,教育是一切的根本,但是現在政府是拿不出這麼多錢的,而且可以說未來十年之內都不見得能夠拿出來!”
張瀾也沒有真的指望喬宇能夠全部答應,不過是盡力爭取而已。
“都督,我知道政府的困難,但是真的不能耽誤了孩子啊,不然中國就和世界的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就知道他們把甲午賠款中的不少都拿來發展教育了,咱們要是不奮起直追,就真的只能永遠落在人後了!”
“嗯,我看咱們能不能把落實基礎教育分成幾個更細的步驟,比如在第一階段保證每個縣都有三至五所小學,有一所初中,在幾個縣配置一個高中,然後下一步再逐漸擴大,最後再擴充套件到偏遠地區,我看第一步在滿清學堂的基礎上很容易達到,剩下的等四川財政更好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