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莫敢不從,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啊!”
“總理,錫山來晚了,還請總理恕罪!”閻錫山一看喬宇親自到火車站接自己,也是有些受寵若驚,急忙小跑著來到了喬宇的近前,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樣。
“一點都不晚,這些年你在山西的種種舉措,我早就關注了,很受啟發,在封疆大吏之中你也算是佼佼者,我這次讓你來西北,有重要的任務想要交給你啊!”
“當不得總理的誇獎,總理治川才是真正的大手筆,更是奠定了中國工業的基礎,做的都是錫山想做卻沒有本事做的事情,錫山從心底佩服總理的見識,總理有什麼事情吩咐錫山一定竭盡全力!”
喬宇對於閻錫山這麼上道,也是十分滿意,從辛亥年崛起的各個地方都督之中,除了閻錫山還懂得一些民生建設之外,其餘的多數都是武夫,舊官僚,對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根本沒有任何的見解,這才是喬宇看重閻錫山的地方。
在蘭州的臨時官邸之中,喬宇和閻錫山對面而坐,喬宇仔細打量了一下閻錫山,說起來閻錫山長得的確不怎麼樣,土頭土腦,就像一個老農民一般,不過眼神之中帶著一種晉商特有的精明,善於算計,精於謀劃,也的確是一方的人物。
“百川,這一次我任命你做西北行政長官,你準備怎麼治理西北呢?”
閻錫山一聽喬宇這是在考校自己的本事啊,立即將腰板挺直,仔細斟酌了一下說道:“總理,我認為您讓我到西北一共有三個任務,第一是發展經濟,西北比起全國已經嚴重落後,民生貧苦,必須到了解決的時候。第二就是穩定地方,西北各個民族雜居,不同宗教在這裡爭端也比較多,從張騫開通西域一來。這一片土地就和中央之間時斷時續,中央強盛,就歸屬中央,中央虛弱,這裡就有離心傾向,尤其是現在國運衰微,西北從滿清開始就出現了不穩的局面,這也是必須要解決的事情。第三個就是要對這裡的宗教習俗進行徹底的改變,推行漢化,讓西北完全融入中華文明的體系之中!”
聽到閻錫山說出了這三個任務之後,喬宇臉上的笑意越發的濃了。“百川,你說的很多,不過光看到問題並不可以,還要拿出解決的方案,你這個西北的新長官准備拿出什麼辦法呢?”
“總理。西北雖然貧瘠,但是礦產豐富,只要能夠打通交通線,就能夠靠著地下的寶藏發展起來。如今蘭新鐵路已經進入準備階段,如果鐵路一通。西北的民生就能改善不少,另外新疆是一塊寶地。日照充足,只要解決了水源的問題,基本上是種什麼長什麼,因此還要大力修建水利設施,先解決吃飯的問題,另外在黃河上游地區還能夠建造一些水電站,有了充足的電力供應之後,我建議總理能夠在西北建設一些大型的重工業企業,冶金,鋼鐵,甚至軍工,有了大型企業就能輻射帶動相當多的地區,西北民眾的情況就能夠改善不少!”
閻錫山的確在民生上面有些見識,開出的發展藥方還是很對症的,“百川,前幾天我去視察了一戶農家,大白天裡在炕上裹著被子躺著一個人,我以為她是病了,那家的男主人告訴我她沒有病,而是沒有褲子,全家只有一條褲子,男人穿了,女人就沒法見人了,只能躲在被窩裡,西北的貧窮可見一斑,我已經決定免除西北的農業稅,你一定要在短期之內讓西北的民生有一個大的提高,讓老百姓知道跟著咱們走能吃飽飯!”
閻錫山對於地方的貧窮還是比較瞭解的,喬宇所說的情況並不是個別情況,而是一種普遍顯現,尤其是馬家軍興起的這段時間,更是搜刮無度,民力已經窮困到了極點。
“總理,錫山在這裡立下一個軍令狀,三年之內修建水利工程五千座,推行以工代賑的辦法,開發礦山,修建道路,讓老百姓有工作,能夠吃上飽飯!”
“有這個決心就好,不過西北的經濟問題只是一個方面,重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