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 號,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能夠提高很多,幾乎和戰列巡洋艦不相上下,而戰列巡洋艦也就面臨著淘汰的命運。
加上華盛頓會議之後,英國的海軍被限制住了,很多老艦都要送到船廠肢解,而此時中國只有兩艘超過萬噸的大艦,根本沒有其他軍艦可供改裝,雖然在華盛頓會議之中,中國拿到了十幾萬噸的噸位,但是還都是紙面上的數字。
因此中國就把眼光落到了英國身上,此時的大英帝國可是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報廢軍艦,而且英國的財政困窘,還欠了中國三千多萬英鎊的一戰貨款,正好購買幾艘老艦!
英國人雖然先前和中國在緬北發生過沖突,但是英國也很清楚軍火貿易的重要性,軍火貿易最能表明兩個國家的緊密關係,現在遠東地區英國的殖民地都不安穩,如果中國人要是插手,只怕事情就要不好辦了。
仔細考慮之後英國為了暫時安撫中國,還是答應賣給了中國一艘不屈號,不過還將上面的主炮拆了下去,避免中國得到大口徑火炮技術,不過這正好合了中國的心願,反正中國肯定也要拆下去的,花了十五萬英鎊中國買下了不屈號。
這艘軍艦運到了中國之後,中國集中了所有的造船專家仔細研究這艘軍艦的構造,揣摩其中的關鍵,而中國此時也得到了不少德國的造艦技術,兩相結合,互相印證,中國人漸漸的摸索出造艦的方法。
整整大半年的時間,中國主要的精力就是將整艘軍艦從裡到外全部吃透,然後再琢磨如何按照自己的設想將這艘戰列巡洋艦改造成航空母艦,這個工作一連持續了三年多。在華盛頓會議之前中國就買到了這艘軍艦。
直到1926年中國才將第一艘航母徹底建造完畢,這種效率實在不算很高,尤其是喬宇還提供了很多改裝的思路,比如島式建築,比如全通甲板等等,中國的航母之路已經少了很多的彎路。
之所以還花費這麼多的時間,多數都花在了基礎上面,在中國方面看來,這艘軍艦不只是未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培訓基地,也是中國造艦工程師的搖籃。到手之後,先是大肆的拆卸,琢磨透了軍艦之中所有的關鍵之處,然後再一點點的用中國的工藝和零件將整艘軍艦填滿,這種奢侈的拆裝過程,對於中國造船工業來說是極大的鍛鍊!
海軍總司令陳紹寬此時正興奮的向喬宇介紹這艘剛剛改建完成的航母,陳紹寬也是一個堅定的航母派,在他們的心中雖然廣西號和重慶號也是中國的軍艦,但是畢竟還是德國建造。中國只是換了一塊牌子而已,並沒有中國血統。而眼前這艘航母雖然也不是中國原產,但是其中浸透了中國工人的心血,已經可以算是一艘中國航母了。
“大總統,這艘新的航母排水量超過兩萬一千噸,滿載排水量超過兩萬五千噸,採用全通式甲板,長度213,65米,寬26,52米,整艘航母能夠搭載五十架飛機。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七千海里!這艘軍艦除了殼子還是英國人的之外,其餘全部東西都是中國自己建造的,動力系統,武器系統,艦載機,內部設計。全都出自中國設計師之手,只有少部分是向德國請教的,這絕對是中國海軍里程碑的事件,中國海軍終於擁有自己的航母了!”
有些事情也十分有趣。在這種時空裡中國的第一艘航母與後世竟然出奇的一樣,一樣是購買來的軍艦,一樣是自行改造,一樣透過改建鍛煉出優秀的造艦隊伍,唯一不同的這艘軍艦來的要比後世早了將近一個世紀!
這種時間上的差距使得中國能夠更加從容的走向海洋,能夠更好的捍衛中國的海洋權力,看著航母威嚴龐大的身軀,包括喬宇,蔣百里,陳紹寬等人在內都顯得十分激動,甚至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大總統,我怎麼覺得這航母就是比戰列艦威風啊!”吳桐在一邊笑著說道。
“你那是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