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 號,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毫無疑問這個時代戰列艦還是最強大的海上作戰平臺,各國都在追求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尤其是震撼人心的日德蘭大海戰,更讓各國堅定了追求這種奢侈武器的決心!
但是一戰之後在世界範圍之內還孕育著一股航母潮流,特別是中國空軍在青島戰役之中,空襲了日本聯合艦隊,並且還擊沉了一艘航母,對於海軍界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震撼,越來越多的人堅信空中對比海面有著巨大的優勢。
如果把戰列艦看成海上的一個移動炮臺,那麼航母就是一個移動的機場,在陸地上空軍比起炮兵毫無疑問有著巨大的優勢,那麼到了還是是不是航母也比戰列艦有著巨大的優勢呢,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而一戰之後各國也都加強了對航母的研究工作,華盛頓會議之中將航母也列入了限制的行列,其實就可以看出列強對於這種武器的忌憚和重視,當然由於航母的威力來自於飛機,而現在的飛機效能並不能夠滿足海戰的需要,所以各國高層還是頑固的堅持戰列艦優先的策略。
其實這也不光是保守勢力頑固不化的結果,在這背後還隱藏著軍火利益集團的博弈,各國都有大軍火商靠著昂貴的戰列艦賺錢,現在要是把所有的戰列艦全部廢掉,換成了航母,他們還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甚至可能失去海軍訂單,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承受的!
而且海軍內部其實也有這種考慮。更換了主要的作戰武器,那麼戰略戰術就都要改變,隨之而來的是軍隊指揮體系的變化,軍事指揮官必須有更新的知識結構才能夠適應變化。
而那些老軍官已經沒有改變的可能了,他們也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因此這些人通常會表現的十分保守,頑固,反對任何變革,這種情況在各國的海軍之中都普遍存在,海軍不只是一個軍種。更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有著太多的既得利益者。
而中國海軍則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甲午戰敗之後,中國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了,剩下的那些軍艦隻能算是小玩意而已。
從欽州船廠開始,中國海軍等於是從零開始,積累造艦技術,培養技術人才,培訓海軍軍官等等工作才正式展開。中國海軍的領軍人物陳紹寬年紀也不算大,正是思想活躍的時候。加上喬宇的主張,使得沒有任何歷史包袱的中國海軍一開始就堅定的走上了航母之路。
當然想要建造一艘大型軍艦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中國只能自己摸索,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航母是日本的鳳翔號,日本人採用了全通甲板,島式結構,一下子成為了世界航母的樣板。
不過在喬宇看來,這艘鳳翔號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航母差距還是很大,同時期英國建造的競技神號也採用了島式結構。不過英國人採用了封閉式艦首,增強了航母的抗風浪能力,另外英國人將航母上的煙囪放在了島式建築的中間,一下子解決了早期航母令人頭疼的煙囪問題!
而鳳翔號的煙囪則沒有放置到島式建築之中,還是原來的那種傾倒式的煙囪,不只強度不夠,而且還佔用了寶貴的空間。由於鳳翔號本身排水量才七千多噸,使用島式建築之後,航母的甲板更加狹窄,在飛機起降的時候顯得十分礙事。就在建成不久,日本人就把島式建築拆毀了,又變成了早期航母的那種情況,上面是全通甲板,而指揮則是放在了第二層之中。
日本人愚昧的開了歷史倒車,不過中國有了喬宇指導,自然不會這麼愚蠢,從一開始中國就堅持使用島式結構,不過中國出於謹慎考慮,第一艘航母還是採用的改裝。
而改裝的軍艦就是英國的不屈號戰列巡洋艦,這是英國的第一種戰列巡洋艦,排水量17373噸,滿載排水量超過兩萬噸,這是一艘參加過日德蘭海戰的老艦,一戰之後,隨著技術的進步,龐大的戰列艦的速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