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節,千山記,石頭與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打,就把自己給打死了,還害得老永安侯背黑鍋。相對於晉王,南安侯就是另一種勵志故事了。

南安侯投軍時剛滿十六,彼時還是寧平大長公主當政。南安侯投軍的事兒,沒跟家裡說,自己離家出走到南安關。當然,他這身份,也沒叫他從大頭兵做起,但當時職位也不高,不過一小校尉。到如今封侯,要說沒沾家族的光也不大可能,但南安侯自己實實在在的功勞亦是有的。

這樣的人,起碼比起寧榮大長公主,腦筋絕對夠用。

果然,南安侯一回帝都,先弄清祖母“病”因,轉頭就去宮裡陛見,他直接就跟穆元帝坦白說了,“聖明無過陛下,臣母已是糊塗了。臣代臣母請罪了。”說著又行了大禮。

穆元帝道,“老夫人病情好轉,朕也安心了。自老夫人病後,寧榮姑媽隨侍左右,頗有孝行。三郎既歸家,好生孝敬孝敬長輩吧。”

南安侯見穆元帝不接這話,遂不敢多言。穆元帝結束這個話題,細問他南安城之事,南安侯在南安城多年,以此號封他,對南安城自然知之甚深。君臣二人說了半晌話,中午穆元帝賜宴,南安侯又去拜見了胡太后,立刻就明白穆元帝為何把胡氏一門全都擼了。胡太后一見他就說壽安老夫人的病,其憂心忡忡,絕對沒有半點兒摻假啊。

南安侯心裡都不知說他娘什麼好了,攛掇著老太太裝病,把太后驚成這番田地,人家太后也是有兒女的啊。並且,人家兒女一個皇帝一個長公主,誰傻啊?就他娘出的這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裝病餿主意,有點兒腦子的都能猜到。起碼,謝家是猜到了,謝家猜到,難不成還替承恩公府遮掩?

為著宜安公主留帝都之事,得罪一個謝家不說,丟了闔族官職,且失了聖心聖意,他娘,這到底是圖的啥啊!

殊不知,寧榮大長公主也悔啊!

可事情,她已做下了。

做下了,唯有一條道走到黑罷了。

寧榮大長公主是想一條道走到黑,不過,她雖為大長公主,這些年,卻是隻有尊位,從未掌權的。更兼有兒有女,其兒女偏又姓了胡。

胡家再怎麼著,也是盼著今上好的,今上親政,胡家方得賜爵。

寧榮大長公主願意往黑裡走,不要說胡家立場,起碼南安侯不願相陪。

南安侯回家,安排好壽安老夫人“病好”的日子,接著就把他娘安排“病”了,還抱怨他爹,“父親總該勸著母親些,如何能用這些手段,倒嚇壞了宮裡太后娘娘。”

承恩公也是有苦說不出啊,他倒是想攔的,這不是沒攔住麼。

倒是宮裡胡太后聽聞壽安老夫人能下地了,頗是歡喜。接著又聽說寧榮大長公主病了,胡太后又是擔心,南安侯給他娘安排的病因很簡單,“約摸是春夏交接,天兒一時冷一時暖的,受了些風寒,請御醫看過了,並無大礙。”

南安侯說是親戚,也是外臣,胡太后見外臣,宮妃不好相陪,倒是文康長公主、長泰公主在慈安宮,文康長公主聽聞寧榮大長公主“病”了,譏誚一笑。長泰公主見文康長公主不說話,便對胡太后道,“祖母既擔憂,不如賜姑媽以藥材,再命御醫好生為姑媽調理。”

胡太后點頭,對長泰公主道,“你看著,加些參葺。”再叮囑南安侯,“參葺性熱,問過御醫再給你母親服用。”

南安侯感嘆,“侄兒這些年離家,陛下召侄兒回帝都,如今正可在家侍疾。母親之病並不嚴重,只是身子微恙,不好進宮。跟姑母說一聲,祖母身子眼瞅大安了,待過些時日天氣暖了,侄兒奉祖母進宮給姑母請安。”

胡太后滿面歡喜,中午留孃家侄兒在慈安宮用膳,另有文康長公主、長泰公主相伴。

南安侯先寬了胡太后之心,又拜訪文康長公主府。

文康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