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頁,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危,親自堵在門口。果然沒一會,馮屠戶就從屋裡出來了。這個人殺害陳縣令後拒不承認,還屢次在縣衙裡攻擊我,這不是做賊心虛是什麼?」
這時其他人應和:「孫司佐說的有理,看來此案確定無誤,兇手就是馮屠戶無疑了。」
蕭景鐸問:「孫司佐,你說你從窗紙上看到了馮屠戶行兇的全過程?」
「對!」
「主簿,陳縣令死後,他屋內擺設可有移動?」
主簿欠了欠身答道:「下官早就派人看著,不曾移動。」
「好。」蕭景鐸點點頭說,「既然陳縣令屋裡的擺設沒有移動過,那就是說,在案發當日,桌案依然放在窗戶下。陳縣令的寢室內只有一尊燭臺,放置在桌案上,床榻在北牆邊,而桌案和燭臺放在南窗下,這樣看來,陳縣令只能和馮祥站在屋子中間說話。孫司佐,我且問你,燭臺就放在窗戶下,是如何把陳縣令和馮祥的影子投注在窗紙上的?」
孫司佐顯然沒想到這一茬,一下子結巴了:「這,這……」
「而且在案發現場,也就是陳縣令的臥房內,床榻上的血跡最多,幾乎將下面的被褥浸透,而牆壁上卻只有細長的血痕,這說明瞭什麼?」
主簿忍不住跟著重複:「說明瞭什麼?」
「說明陳縣令,分明是死後被人砍傷的!陳縣令的致命傷在脖頸上,如果在活著時砍斷脖頸,必會有大量的鮮血噴射到四周,床榻緊靠著牆壁而放,牆上不可避免要濺上許多噴射狀的血跡。可是現場牆上卻只有細長的血痕,這是用力甩動某物,致使其上血點飛射出去時才會留下的痕跡。也就是說,兇徒用刀砍傷陳縣令時,縣令已經氣絕,所以脖子裡的血只會往下流,而不會朝四周噴射,並且在兇徒行兇時,刀上的血滴被甩射出去,飛濺到牆上,這才留下了細長的血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