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七章 朱瞻基的疑惑,大明國士,子率以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陳堪辯駁了一句,朱瞻基也沒有繼續多說什麼。

正如陳堪所說,京師的稻種生長週期長,味道好,那是因為貴人要吃。

對於百姓來說,高產才是王道,什麼味道那都是其次。

陳堪則是將目光投向了道路一旁一座高大的糧垛上,觀察片刻之後,轉頭對著朱瞻壑吩咐道:“小壑,你去找個老鄉買點糧食,咱們今晚就吃這個稻米。”

朱瞻壑一愣,眼中閃過一抹古怪之色,但對於陳堪的話他一向是奉為圭臬,儘管不太理解,但還是勒馬出了隊伍朝一處糧垛而去。

不多時,便抱著一大把稻子回來。

“老師,這稻子水分還沒幹,打不下來,弟子只好連稻杆一塊抱來了。”

陳堪點點頭,對著車隊後面的親衛招了招手,便有親衛打馬上前將稻子從朱瞻壑手中接了過去。

幾人繼續打馬前進,朱瞻壑不由得好奇的問道:“老師,這種稻米學生吃過,很難吃,咱們車隊裡帶的糧食明明夠吃,為什麼還要吃這個?”

陳堪淡然道:“糧食嘛,百姓能吃,咱們也能吃,出門在外就不要挑三揀四的了。”

朱瞻壑扯了扯嘴角,很想說一句他們是貴人,但想到自家皇祖年輕時候還當過和尚,最終還是悻悻然的閉上了嘴巴。

朱瞻基倒是沒說什麼。

對於糧食,他和陳堪的看法高度一致,那便是隻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三季稻的稻米味道再難吃,也比糜子要好得多,皇宮裡年年憶苦思甜的糜子死麵餅,他都能幹三個,更遑論一點糧食。

時間臨晚,找了條小河邊的平地安營紮寨,陳堪便將親衛剝離出來的糙米淘了開始用鎮子蒸。

糙米飯蒸兩次做成雙蒸飯,一小碗米飯能蒸出一大鍋。

這樣的米飯就是用來哄肚子的,包括將粥放冷切塊分食,也是一個道理,看著多,吃下去也有強烈的飽腹感,但根本不足以提供人體一天所需的營養。

陳堪將一鍋雙蒸飯分成平等的三碗,他和朱瞻基,朱瞻壑,一人一碗。

“這便是咱們今晚的早餐!”

陳堪對著兩人說了一句,隨即端起自己那碗開始往嘴裡刨食。

別說朱瞻壑有些愣神,這下就連朱瞻基都有些不淡定了,他不挑食,不代表他沒有要求啊。

“老師,就吃米飯,不配點菜嗎?”

“看好了,這是乾飯,許多百姓連這樣的飯都吃不上,只能吃稀粥。”

陳堪白了朱瞻基一眼,隨即繼續開始刨米飯。

這一次他之所以要把朱瞻基和朱瞻壑帶出京師,當然也是存了讓他們自己來看看大明的真實情況的打算。

他們倆自小在朱棣身邊長大,才開始記事又在侯府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富貴生活。

儘管他們已經足夠優秀,但眼光還是狹隘了一些。

對於民間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他們也只能從南北兩京和運河兩岸這些富裕的地方去了解。

這些地方的人雖然也不富裕,但至少吃得飽肚子,以至於他們都打心底的認為大明現在就是盛世。

但大明現在到底是不是盛世,陳堪太瞭解了。

朱瞻基將來註定是要登上那個位置的,早點讓他知道什麼叫做民間疾苦,對他未來要走的道路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被陳堪嗆了一句,朱瞻基和朱瞻壑一愣,還是開始慢吞吞的往嘴裡刨米飯。

吃像麩糠一樣的糧食是一種什麼體驗?

味道還是其次,首先便是很乾,幹到不喝水吞不下去。

所以,朱家兄弟便只能一邊喝水,一邊刨食。

涼水配雙蒸飯,吃得兩人直翻白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長生家族

胡說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