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節,80年代廠區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建華加入了校隊,每天的課程結束後就要到校隊去接受體育老師們的訓練。
她的成績雖然在尖子班內能算得上是中等,但是排不入縣市前一百名,以現在的成績也就在專科線上徘徊。
李建華不甘心,她不想只讀專科,後來在明白人的指點下打算嘗試一下體育生的路子。
她的武術功底很好,套路成熟動作規範,學校的老師們商量一下覺得可行,就專門請老鄭帶著她去了一趟體校,和那邊武術隊的教練商討了一下,對方一是愛才,在就是認可李建華的實力,答應下一次大賽之前的對內選拔允許李建華參加。
李建華很開心,體育生的路子雖然不好走,但是她文化課不錯,只要能夠在參加的體育專案上取得可喜的成績,文化課這邊就完全沒問題。
退一步說就算走不成體育生的路子,能考個二級運動員回來,高考的時候聽說也是能有加分的。
同樣不甘心的還有付曉燕,雖然初入尖子班的時候她的成績不理想,但她肯努力,一年下來不但跟上了班級內的學習進度,還把自己的總分校內排名向前推了十幾位。
但是這還不夠,她校內排名四十幾,縣市根本排不上名次,李建華還能摸到專科線,她卻是連大學的影子都看不到一點。
她想上大學,想繼續學習繼續接受教育,所以早早的就和家裡面說,如果今年考不上就想復讀一年,想在努力一下。
她母親對此沒什麼意見,父親很猶豫並且不太支援,原因是希望她能夠快些畢業,快些進廠子工作。
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付曉燕很理解,不是因為家裡面缺錢,而是現在廠子的入口越來越窄,條件也越來越高。
大批的返程知青、退伍軍人、還有畢業的初、高中生為社會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絕大多數的廠子現在不但不缺人,反而還人員過剩。
付媽媽的食品廠已經肯定不招工了,付爸爸的屠宰場雖然每年還有零星的入廠名額,但是規定了想要進廠的要麼是身強力壯敢下手的壯勞工,要麼就得是至少高中畢業有些知識的文化人。
如今這社會,能不為工作發愁的就只有那些天之驕子,付曉燕的爸爸也是擔心女兒的未來,萬一復讀一年還是考不上,屠宰場這邊在和她媽媽的廠子一樣不招工了,豈不是兩頭都丟掉了。
所以付曉燕很清楚,如果今年沒有考上大學,那有很大的機率她不會在復讀,為了不讓父親擔心,她應該會聽話的進屠宰場工作。
感覺自己沒退路的付曉燕是小307寢室裡面最用功的一位,以至於寢室內的其它人看到她用功的樣子,都不好意思偷懶了。
學生和家長們想盡一切辦法為了未來努力,老師們也儘量為他們把道路鋪的在平整一些。
早補習晚針對,尖子班的老師們更是直接向學校申請了宿舍,帶著行李在這邊住校了,就是為了保證學生們在有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能有人為他們解答。
不能說老師們沒有私心,畢竟這一屆學生如果考的好,他們作為任課老師絕對會名利雙收。
但如果說只是私心,那絕對不可能,沒有對學生的愛護與責任感,何必做到這種程度。
今年的夏天很熱,秋天也不涼快,教室和宿舍裡面沒有電扇,降溫的最佳辦法就是通風和往地上散水。
可是水如果撒的太多,蒸發之後就會導致室內溼度很大,本來就即熱又悶,現在再加上溼度大,整個教室裡都沒法待人了。
不僅是教室,宿舍那邊也是一樣,又悶又熱還沒辦法開門,因為宿舍沒有沙門,房門一開蚊子就會飛進來,那宿舍裡的眾人一晚上就別想睡好覺。
這種天氣讓大家都有些煩躁,學校怕同學們中暑,不但給班級內的生活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