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篇文章一出,立即就有人批評徐欽,說他不懂禮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毫無上國氣象,小肚雞腸,斤斤計較。

朱高燧毫不客氣將這些罵徐欽的文章,跟中篇一起發了出來。

這下子樂子就來了。

你們罵徐欽,徐欽又是替老百姓說話,難不成你們就眼睜睜看著寧波、泉州、福州、廣州等地的百姓受苦不成?

到底是你們的面子重要,還是老百姓的生計更重要?

而且徐欽還發現了,為了運輸土產,徵調民夫,有時候連婦人都不能倖免。衙役官差在旁邊看著,還用鞭子抽打大明的百姓。

而那些外藩使團,也眼睜睜瞧著。

瞧著大明虐打自己的百姓!

試問連自己的百姓都不在乎,還怎麼讓外人敬畏大明?

那些外藩使者回去,會不會告訴他們國內,隨便動手,打殺大明的子民,抓過來當奴隸,反正大明朝廷都不管,咱們也不用客氣。

這篇發出去,那些罵徐欽的人,立刻改變了口徑,不能繼續罵了,趕快換個思路。

他們開始抨擊地方官吏,說他們排程不好,安排不周到,擾民害民,需要嚴懲不貸。

到了第三天,文章最後篇也出來了。

讓你們罵百官,瞧瞧百官在這事情上,得到了什麼好處嗎?

國庫了存了一大堆的胡椒,朝廷開支緊張的時候,還拿胡椒抵了俸祿,百官也是叫苦不迭。

好傢伙,直接好傢伙!

原來連官吏都是受害者。

這種三輸的國策,到底是哪個大聰明搞出來的?

前兩天還在罵徐欽的人,等看完了這篇文章,也無言以對了。

咱們拋開事實不講,就沒有人犯錯嗎?

等到第四天,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到了禮部,我們需要一個解釋!

這麼禍國殃民的玩意,朝廷為什麼還在堅持?

莫非說禮部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好處?

徹查禮部,揪出誤國誤民的貪官汙吏,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恭喜啊,一篇文章,就讓禮部陷入了被動。不愧是我的堂兄,只是比起我剛剛入仕,拿下兩部尚書差了一點點而已。”徐景昌哈哈笑道。

徐欽可沒有他的厚臉皮,相反,他提心吊膽。

“陛下降旨,讓我入宮對質。”

徐景昌笑道:“沒事,有我跟著,咱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聽了這話,徐欽莫名打了個激靈,有底氣了。

真是好兄弟啊!

正在這時候,侯顯過來宣旨,朱棣叫他們兄弟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