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再跟徐欽聊聊,卻發現他伏在桌案上,沒了動靜……徐景昌嚇了一跳,往前湊了湊,這才放心,原來只是睡著了。

幸虧年輕身體好,不然又是恩科、又是殿試,再加上寫這篇文章,能把小命給弄沒了。

徐景昌取來一件披風,蓋在了徐欽的身上。

又等了一陣子,朱高燧匆匆趕來。

“有什麼事情?這麼著急?”

徐景昌直接把文章遞給朱高燧,讓他瞧瞧。

朱高燧仔細看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驚訝道:“這是你寫的?很不錯啊!”

徐景昌搖頭,“是我們家探花郎寫的,你說說吧,這玩意要怎麼發出去,威力才能最大?”

朱高燧認真思忖,片刻之後,他才嘖嘖道:“如果一下子都發出去,萬字長文,我怕沒多少人能看得下去。我們把這篇文章切成三部分。”

“三部分?怎麼弄?”徐景昌好奇道。

“這個好辦,第一部分就是歷年朝貢貿易,外藩給了多少,我們拿出去多少,因為厚往薄來,我們一年要虧多少錢。”

徐景昌點頭,“這是個明賬,不難算的,光是絲綢就賞賜了數萬匹,即便扣掉那些土產,也有幾十萬兩之巨,大明的財富流失非常嚴重。”

朱高燧點頭,切齒道:“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敢情萬國來朝是要花這麼多錢的,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隨後朱高燧又向徐景昌介紹,文章的第二部分,就是對幾個沿海城市,還有沿途百姓的騷擾。

譬如說外藩使團經常到的寧波,一個占城使團,足有三百人之多,他們過來之後,居住的館驛,飲食起居,全都由地方衙門負責。

而地方衙門又會攤派給老百姓,讓老百姓負擔這筆開銷。

那可是好幾百人,要供應大米、肉食、雞鴨……老百姓勒緊褲腰帶,空著肚子,把自己捨不得吃的好東西,送給外人。

誰讓是禮儀之邦,天朝上國,要有待客之道啊!

這還不算完,海外藩屬送來的土產,還需要徵調民夫,送進京城……沿途的州縣,都要貢獻民夫,車馬,吹吹打打,熱熱鬧鬧,送入京城。

那些使團的伙食,肯定也不能差了,萬一讓外人笑話就不好了。

這一番折騰下來,沿途的老百姓,地方的官吏,苦不堪言。

文章的第二部分,就寫的是這個。

看到這裡已經很過分了吧,等再看第三部分,直接血壓爆掉。

因為海外送來的多為一些土產……其中有黃金、珍珠、象牙之類的,但是這些玩意畢竟是少數,通常都會送入宮裡,然後每逢年節,拿來賞賜重臣勳貴……這些東西還不算虧。

但是貢品的大頭卻是正兒八經的土產,比如胡椒!

雖說作為一種香料,誰都能用得到,但是窮苦的百姓最多買點鹽巴,哪裡捨得買胡椒。

只有少數富裕之家才會購買一點點,結果就是外面進貢的胡椒,大量堆積在倉庫。

實在是熬不住了,就把這些胡椒當做俸祿,發給百官。

到了年底,許多官吏盼著能拿到一筆俸祿,好風風光光過年,結果就發了兩升胡椒,抵償俸祿。

想要吃飽飯,結果給了個腰帶,讓你勒緊褲腰帶……

這算什麼事?

徐欽在最後總結,這個朝貢貿易,朝廷損失了錢財,老百姓受了苦,官吏沒得到實惠……總結起來,就是三輸。

但偏偏這麼個坑人的玩意,還綿延不斷,樂此不疲。

真不知道朝廷上下,有識之士,到底在想什麼?

朱高燧是真的把報紙玩明白了,他第一天發出新科探花郎的觀政大作……首先放出了上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