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第二百六十九章天官的報復徐景昌嘴上說沒什麼,但太阿高懸,蹇義總覺得脖子冷颼颼的,他做事已經非常小心了,不敢說半點錯處沒有,但也追究不到他的頭上。

譬如給官吏加的津貼,都是以武英殿議政,太子監國的名義釋出。這種事情就算陛下不喜追究下來,也不能單獨問他的罪過。

要挨板子,一起撅屁股罷了。

又能有什麼!

但是徐景昌抓的這件事卻不一樣,那是蹇義早年的一樁錯處。更好玩的是當年授意的人,已經在靖難之役中,瓦解冰消了。

蹇義沒法推脫責任,只能自己扛下來。

而一旦他自己扛,事情就微妙了。

毫不誇張講,自己的去留已經捏在了徐景昌的手裡,他具備了扳倒自己這位天官的能力。

宦海沉浮,這本就是尋常的事情,蹇義還不至於失態,但是蹇義想不通,徐景昌到底是怎麼一抓一個準?

難道錦衣衛真的手眼通天?

他們能明察秋毫,大明上下,無所不知?

想來想去,蹇義不由得出神,徐景昌察覺之後,輕笑道:“蹇天官,我主張的針對官制的改革,你怎麼看?”

蹇義稍微遲疑,立刻道:“很好,我全都贊同,如果需要,我和定國公一起聯名上奏,懇請陛下降旨透過。”

徐景昌笑了,他突然道:“蹇天官,咱們倆也是老朋友了,你能跟我聊聊心裡話不?”

蹇義聽到這裡,竟然莫名其妙鬆了口氣,臉上帶笑,“求之不得。”

徐景昌斟酌了片刻,才緩緩道:“我有些想不通啊,你說一個沒啥經驗的進士官,剛剛進入官場不久,為什麼就有人願意給他很重要的事情,難道就不怕他出了疏漏嗎?”

徐景昌又補充道:“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單純好奇,隨便舉個例子,還望蹇尚書解惑。”

蹇義也很乾脆點頭,沉聲道:“其實吧,此事跟士林的一些習慣有關。”

“怎麼講?”

“自然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了。”蹇義笑道:“人們通常會覺得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文人,什麼事都能辦好。考中了進士,儼然文曲星下凡,伱說神仙做事,還能有錯嗎?”

徐景昌恍然,用力點頭,可隨即又困惑道:“蹇尚書,尋常百姓這麼想也就罷了,難道就沒有明白的人?”

蹇義哈哈大笑,吐出了四個字,“將錯就錯!”

徐景昌也恍然道:“原來如此,沒有出錯,哪有油水可撈?而且初入官場的年輕人犯錯,又是學問人品極好的,大傢伙都願意網開一面,再給一次機會,對吧?”

蹇義長嘆一聲,也就不需要多言了。

當年初入官場的蹇義就是如此,將錯就錯,讓他處理一些自己也不擅長的事情,隨後上面那些人撈好處,如果出了事,就讓他背鍋。

不過蹇義是幸運的,他不但沒有背黑鍋,還因為運氣不錯,進入吏部,十年冷板凳坐下來,熬上了吏部右侍郎。

隨後在建文朝,被黃子澄等人排擠,朱棣登基,直上青雲,坐上了吏部天官的寶座。

說實話,如果不是徐景昌提起這事,蹇義都幾乎忘了自己當初剛剛進入官場的事情了。

恍惚間,竟然彷彿前世一般。

“定國公,用人的這套東西,千年傳承,無師自通。所謂結黨營私,互相庇護,朋比為奸,貪贓枉法,就在這裡面啊!”

徐景昌點頭,“屬實。”

蹇義又嘆了口氣,“定國公,如今你官居一品,身為通政使,儼然宰相。我不妨說句過分的話,為什麼歷代賢臣名士都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不願意有所作為……也不是說大傢伙都因循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