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的虛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4章 中日坦克首次交鋒,紅色警戒之民國,華麗的虛偽,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式是一大進步,但比起整體鑄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術上要相對容易些。車體的裝甲厚度為15~35毫米,炮塔的裝甲厚度為50毫米。(這些資料和現實資料資料完全不一樣,不用去查了。提一句,四式坦克和五式坦克,並非華麗創造的,二戰時,的確有這麼個玩意。)四式坦克一點也不比德國豹式坦克差,除去蝗蟲戰術外,強於蘇聯t-34/85,完爆美國謝爾曼。德國貨豹式坦克就別說了,效能是不錯,可惜費錢又費力。而美國的謝爾曼和蘇聯的t-34/85,都有一個共同點,便宜快造好操作。發揮蝗蟲戰術的話,再強大的坦克,也會被人海對死,更別說是坦克海了。而且對上蘇聯的t-34/85的話,還要算上為坦克開道的蘇聯擲彈兵和普通步兵。(其實華麗一直認為,群戰中,德國坦克被蘇聯坦克完爆,蘇聯的人海開道戰術也很關鍵,一大群步兵在前方為後面的坦克開道,其實真正倒在t-34/85下的德國坦克並不多,更多是被數量眾多的步兵幹掉的多。至於謝爾曼坦克,除了四萬六千輛的產量之外,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而中華的這款兩棲坦克,其實嚴格算起來,除了身上一些比較先進的裝置和火力之外,並沒有比四式坦克強多少。裝甲防護方面,也差不了多少。因為是兩棲坦克,為了保證在水中的速度,其戰鬥全重也不高。但也是達到了三十噸的水準,不比日本的四式坦克差。

當然,決定坦克優劣的標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除了高素質的坦克兵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精良的火控系統。雖然中華還沒有技術自己搞出什麼車載火控雷達,但一些計較基本的火控裝置,已經很早就有了。

潛式微光瞄準鏡、紅外瞄準鏡,這些都能大大提高坦克的戰鬥力。先進的坦克火控系統的運用,也一改以往需要裝甲兵們嫻熟的瞄準經驗,採取更加科學有效的瞄準方法。這些就不是日本方面所能具備的。

小日本能夠依靠德國以前給的技術,造出四式坦克,但是他們絕對沒有辦法理解瞄準鏡的存在。

其實在戰爭爆發以來,發生的坦克戰,都是在距離五百米之內才會相互試探性射擊。真正的交戰距離,都是在三百米之內。

而中華的微光瞄準鏡可以較射一千五百米之內的射擊,不過越遠效果也就越不好。在瞄準鏡的幫助下,在八百米的距離內,其命中率完全可以達到60%以上,這在二戰中,已經是一個十分驕傲的數字了。因為這樣的命中率,就算是在德國,也需要進入四百米的距離內,才能有這樣的命中率。

新加坡要塞是個大城市,這點毫無疑問。出去城牆邊上大路旁的田地外,其他地方都是大道。日軍的79裝甲車聯隊出城門後,所走的就是堅實的土地,剛好和中華兩棲裝甲營形成對角。

一千兩百米的距離,在林中掛的命令下,兩個連十六輛坦克已經調轉炮口完畢,攻擊目標也瞄準完畢。

“開炮。”每個坦克車裡面的車長,同一時間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十六輛兩棲坦克上的105滑膛炮同時發出怒吼,隨著炮口火光閃現,炮彈出膛。兩棲坦克也是渾身一震,劇烈搖擺了幾下。

炮彈的軌跡劃過了夜空,不過這樣的軌跡,人眼是完全看不到的。不過,當這些炮彈開始撞擊目標的時候,就十分明顯了。

中華的兩棲坦克是採用105毫米滑膛坦克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威力足以將500毫米厚的均質鋼板擊穿,打在只有最厚只有五十毫米,最薄只有十幾毫米厚的四式坦克上,那簡直就是在用牛刀殺雞。

根據空氣動力學,彈體越細,阻力越小。但是火炮口徑是一定的,所以出現了一種新的方式:用一個輕質彈託把穿甲彈彈體夾在中間,彈託的口徑與大炮口徑一致,穿甲彈被做成細長的桿狀,出膛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公務員

水葉子

紅色警戒之民國

華麗的虛偽